對於牛根生來說,只是一天時間的消耗。
真正細算起來,還不到一天。
但是對於周圍的其他人來說,卻已經是連續奮戰了六天時間!
牛根生所進行的工作,換現場任何一個鉗工來,都只會比表現出四級鉗工實力的牛根生更好!
因為現場就沒有六級以下的鉗工。
但這些人依舊是非常感激牛根生。
因為正是他的出現,才促使兩位分別來自於東德和蘇聯的頂級專家拿出了一款對於當前國內有大用處的小馬力單缸柴油機制造圖紙!
此時的國家可不像後世,牛人眾多,工程師無數。
任何一種能夠改變人們生活的物品發明,都是無比重要的。
更關鍵的是在這等物品的製造過程裡,鍛鍊了自己的隊伍,為以後同類物品或者更好物品的出現打下基礎。
完成了自己工作的牛根生依舊沒有離開,而是一邊觀看零部件最後的組裝,一邊吃著重新加熱的飯食。
封缸、灌入潤滑油,水箱裡加上清水,下一幕便是讓牛根生熟悉的場景。
用手柄將機器給搖起來。
前一世的牛根生屬於八零後。
小時候還見過甚至是搖過這種柴油機的手柄。
一個不小心會捱打,被那搖柄打一下,那真是青一塊紫一塊的。
此時此刻,牛根生的透視技能已經展開。
他仔細的看著這臺鋼鐵機器的內部各個零部件之間隨著搖柄轉動而轉動起來。
單缸柴油機最核心的部件是油氣燃燒室、活塞、密封環、曲柄之類。
這些部分的加工要求極高。
稍微差一絲,那所帶來的差距就是巨大的。
好在為了這臺機器的創造,國家派遣專業技能極度過硬的各行業精英人才,便是八級工,這裡都好幾個!
隨著熟悉的突突突聲音傳來。
那柴油機的啟動一次完成!
這也得益於裡面這一座單缸柴油機的構造本來就是在成熟基礎上延伸出來。
很多部件都是沿用了蘇聯柴油機成熟樣式。
而國內加工這些零件的都是各行業最頂尖的人才。
四級鉗工的牛根生站在這裡,就是一個小嘍囉。
要不是兩位專家的垂青,他根本連見證這臺機器誕生的機會都沒有,更不要說還專門給他幾個零件讓他加工了!
黑煙不斷從機器的排煙口衝出。
是讓牛根生熟悉的柴油機煙味。
從這些熟悉的味道里,圍觀的人大體上能夠確認,這臺機器成了!
剩下的就是驗證馬力、熱效率、耐用性之類。
那需要更加長期的進行驗證。
歡呼聲響起。
這一刻不管是老毛子還是東德人、國內工程師、技術工人,臉上都洋溢著興奮之色。
牛根生更為激動。
別看這只是一臺小馬力單缸柴油機,可是此物一旦普及開來,對於國內的意義是巨大的。
這個時候的國家還是一窮二白狀態,嚴重的依託農業為國家兜底。
但傳統為主的農業對於勞動力的需求是巨大的,且有季節性。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