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傻根的逆襲

第6章 第一根琴絃的改變

讓何雨柱瞬間痴了。

既然痴了,那就沒能第一時間拒絕。

這一點上,還不如曾經那位名為牛根生的老人。

至少在面對同樣問題的時候,這個時間點的老人第一時間是拒絕的。

因為他出自於本能的感覺到一下子認三個乾兒子不妥!

只可惜後來還是被白曉潔的手段給降服。

二蛋三蛋對視一眼,然後強行跪倒在地。

“𠳐!”

“𠳐!”

“𠳐!”

幾個響頭落地,把事情一下子變成了半步既定事實。

只需要等一個正式儀式,差不多就完成了認乾爹步驟。

到了這一步,縱然想反悔也難。

難道說讓何雨柱把三個響頭再磕回去?

沒有那個道理。

如果說真的拎得清的人,在這個時候哪怕是落得老死不相往來,也一定會拒絕。

可惜何雨柱就不是這樣的人。

曾經的那位牛根生,同樣有些優柔寡斷。

醫院裡馬上出現了父慈子孝的一幕。

而同一時間,牛根生在新華書店當中徜徉在知識的海洋裡。

對他來說,這些知識都有些遙遠。

甚至是過時。

但他必須要做出愛學習、認真學習的姿態來。

一邊看書,牛根生一邊在想自己一個二階小鉗工應該從什麼地方入手,來改變自己的生活和在廠裡的地位?

不能太高大上,別看是重生的,但很多東西哪怕是有著老人七十年的記憶和屬於他自己的經歷,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數控機床用過,也簡單修理過,但那是一個無比複雜的整體,絕非現在的牛根生能涉獵。

電渣焊、電渣重熔之類只是看到過影片介紹片段,電火花加工、鐳射切割與焊接之類亦是如此。

想要將這些技術和工藝重現,裡面涉及到的步驟太多,涉及到的知識體系太龐大。

給牛根生足夠多的時間和人手,依託老人實際生產經驗,加上牛根生自己資深軍迷加網路鍵盤俠刷過無數此類影片提供的線索,或許他可以讓那些重大技術成果提前問世。

現在顯然是不行的。

毫無根基的他要是真要是做到把未來的技術於現在接連不斷拿出……誰知道會不會被切片研究?

一個下午的時間轉眼過去,坐的屁股都疼的牛根生完成了新華書店打卡,為以後所做事情埋下鋪墊。

買了《鉗工工藝學》《機械工人切削手冊》

《鉗工裝配工藝學》《普通物理學》《物理學教程》

總共花費六塊五毛三,相比於一月三四十塊的工資,這項花費巨大。

臨走之前,他站在外語書架旁邊,又拿起一本俄語入門和一本德語入門。

這年頭,俄語是第一外語。

地位等同於後世的英語。

軋鋼廠裡就有來自蘇聯老大哥的技術支援者和來自於東德的專家。

牛根生已經決定了,這幾本書不止要讀,還要在上面留下足夠多的‘思考和展望’!

錢,可不能白花。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