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弩手的手指扣在弦上,水鬼們口銜短刀,潛伏在岸邊淺水區。
江面上,
周軍先鋒部隊已渡過中流。三十餘艘戰船呈錐形陣列,破浪前行。
李煜眯起眼睛,計算著距離——再近些,再近些...
“放火船!”
隨著李煜一聲令下,二十艘裝滿硫磺、火油的小船從南岸隱蔽處突然衝出,順風直撲周軍船隊。
每艘火船尾部都站著兩名死士,在接近敵船時點燃火線,然後縱身跳江。
“火箭齊射!”
娥皇站在指揮台上,令旗翻飛如蝶。
南唐戰船按旗語指示,分成三路包抄敵軍。
她時而擊鼓傳令,時而變換旗語,竟將五千大軍排程得如臂使指。
隨著她的一聲令下,
數千支火箭從蘆葦叢中騰空而起,如流星雨般落向江心。
火船遇火即燃,頃刻間化作二十條火龍,撞入周軍船隊。
爆炸聲震耳欲聾,沖天的火柱照亮了整個江面。
“水鬼出擊!”
劉仁肇一聲怒吼,率先潛入水中。三百名精銳水鬼如蛟龍入水,手持利斧向周軍戰船游去。
周娥皇咬唇,突然奪過鼓槌,親自擊響進軍鼓。鼓聲如雷,震徹雲霄。
南唐將士聞聲士氣大振,吶喊著撲向敵軍。
他們專挑船底薄弱處下手,斧起斧落間,一艘艘戰船開始傾斜下沉。
周軍陣型大亂。
先鋒船隊陷入火海,士兵們紛紛跳江逃生,卻被湍急的江水沖走。
後軍戰船想要轉向,卻被下沉的船隻阻塞航道,進退維谷。
“全軍出擊!”
李煜橫刀出鞘,親自率軍衝向岸邊。南唐戰船從蘆葦蕩中魚貫而出,如離弦之箭射向混亂的周軍艦隊。
箭雨傾瀉而下,收割著甲板上的敵軍生命。
“殿下,看!李重進的帥旗!”張承諾指向江心一艘巨型樓船。
李煜眼中精光一閃:“傳令,集中火力攻擊旗艦!活捉李重進者,賞千金,封萬戶侯!“
南唐戰船調轉方向,向周軍旗艦包抄而去。
劉仁肇已率水鬼潛至旗艦下方,斧鑿齊下,船底很快出現數個窟窿,江水洶湧灌入。
旗艦甲板上,李重進金甲耀眼,正厲聲指揮。
見船身傾斜,他立即明白髮生了什麼,大喝一聲:“放下小船!親衛隊隨我轉移!”
李煜豈容他逃脫?親自率領三百精銳乘快船逼近,在距旗艦十餘丈處,他取下背上強弓,搭箭拉弦——
“嗖!“
箭如流星,正中李重進左肩!
周軍主帥悶哼一聲,險些栽倒,被親兵扶住。
這一箭徹底打亂了周軍指揮系統,各船失去統一號令,陷入各自為戰的境地。
“殺!“
南唐軍士氣大振,如潮水般湧上旗艦。
李煜身先士卒,橫刀翻飛,連斬七名周軍親衛。
鮮血濺在他俊美的臉龐上,卻掩不住那雙眼中燃燒的戰意。
“李從嘉小兒!”李重進拔劍怒吼,“可敢與我一戰?“
“求之不得!”李煜冷笑一聲,揮刀迎上。
兩柄兵刃在空中相撞,火花四濺。李重進力大勢沉,
每一擊都震得李煜手臂發麻;李煜則以巧破力,
刀走偏鋒,專攻要害。兩人在傾斜的甲板上輾轉騰挪,周圍士兵竟不敢近前。
“轟!“一聲巨響,旗艦主桅斷裂,重重砸在甲板上。
李重進一個踉蹌,李煜抓住機會,一刀刺向其咽喉!千鈞一髮之際,
一名周軍親衛捨身擋劍,被刺了個對穿。
“保護將軍!”周軍親衛拼死護住李重進,將他拖向救生小船。
李煜欲追,卻被十餘名周軍死士攔住。
待他解決這些敵人,李重進已乘小船逃出數十丈遠。
“放箭!”李煜怒喝一聲。
箭雨傾瀉而下,小船上的親衛紛紛中箭落水。
李重進揮舞橫刀格擋,竟被他衝出箭網,向對岸逃去。
“罷了。”李煜收刀入鞘,“傳令全軍,肅清殘敵,繳獲戰船物資!”
夕陽西下時,戰鬥終於結束。江面上漂浮著無數殘骸和屍體,鮮血將江水染成暗紅。
南唐軍大獲全勝:擊沉周軍戰船五十三艘,俘獲二十八艘,殲敵四千餘人,繳獲軍械糧草無數。而己方僅傷亡八百餘人。
“殿下,此戰大捷!”劉仁肇渾身是血卻興奮不已,“李重進水師主力盡喪,至少半年無力南下!”
李煜站在繳獲的周軍旗艦上,望著遠處狼狽逃竄的殘敵,臉上卻沒有喜色:“傳令厚葬雙方陣亡將士,救治傷員。另派快馬向金陵報捷。”
“殿下為何不悅?”劉仁肇不解地問。
李煜輕嘆一聲:“一將功成萬骨枯。今日之勝,是用數千條性命換來的。”
他俯身拾起甲板上半面周軍戰旗,上面沾滿了血跡,“傳本宮命令,全軍休整三日,然後……”
他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兵發揚州,收復失地!”
晚風拂過江面,吹散了硝煙。南唐的戰旗在殘陽中獵獵作響,
宣告著一代名將的崛起。
此役之後,再無人敢小覷這位能文能武的六皇子。
正陽渡大捷,將成為南唐軍事史上最輝煌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