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製作:從重鑄二次元遊戲開始

第358章 練內功

九月的第一週,遊戲圈的風向顯得有些“莫名其妙”

從日本媒體的星辰月入千億日元,再到國內媒體的,星辰遊戲即將“超越”騰迅,這個的梗已經開始逐漸傳了出來。

雖然懂行的人都知道,這其實是星辰非遊戲業務的“黑天鵝”事件。

可無論如何,星辰擁有“媲美”騰迅級別的資金是真的。

再加上當下星辰的遊戲平臺,渠道,以及在玩家口中的口碑,不少媒體都已經在“預測”,星辰將在幾年後替代騰迅,成為華夏遊戲的龍頭老大。

一時間,星辰遊戲成了那個“房間裡的大象”

而且真有人開始相信星辰有可能會超過騰迅,以至於騰迅股價都有所波動,而作為風暴的中心,星辰內部卻出奇的平靜。

楚晨否決了運營部門想要進行“降溫”的方案。

他的理由很簡單。

“當美國人說你有核彈的時候,你最好真的有”

既然媒體都已經開始炒作了,就算再降溫,也很難降溫到哪裡去,不若干脆就用這個熱度要求自己,朝著那個目標去奔。

當所有人都相信你是的時候,你不是,也是了。

所以就在外界熙熙攘攘,吵吵鬧鬧的同時,星辰正在狂練“內功”

楚晨在九月初,完成了星辰內部的工作室調整,對現目前星辰的工作室進行了一定的人員重組,和開發方向的確定。

說來也有趣。

這一次之所以進行工作室調整,主要原因並不是開發團隊有什麼問題,而是為了整理後端的,財務,行政.

由於工作室獨立財務核算的制度,之前工作室不多的時候,每個工作室就跟個分公司一樣,有自己的財務核算審計

可隨著工作室變多,後端的部門不可避免的就變得臃腫低效起來,而且財務獨立還容易引起很多扯淡的,雞毛蒜皮的事情。

比如《終末戰線》這種已經運營了的遊戲整個工作室都透著一股“財大氣粗”的氛圍,各種申請的預算也是拉滿。

而同期其他還未上線的工作室,就跟個“丐幫”一樣。

雖然分紅制度,一開始確實是有讓工作室更有動力的核心,但這畢竟是工作室,不是分公司。

最終楚晨還是對後端部門進行了重組,順帶對前端的遊戲工作室,也進行了一定的人員重組和開發方向的確定。

這些調整從8月底開始,到9月初,基本上就開始執行落地了,“初創王朝”“船小好掉頭”的優勢在這一刻還是很明顯的。

在最終的調整之後。

星辰遊戲全球一共擁有近十個遊戲開發團隊。

分別是a1:星辰工作室,由楚晨直管,核心團隊就是星辰的元老。

作為星辰最大的工作室,旗下又分為好幾個小組。

終末小組,主要的工作是持續開發《終末戰線》,以及其衍生作品,目前正在開發的遊戲是,包含倖存者like,肉鴿,升級,元素的《終末戰線:小隊》

還有一個,微紀元小組,主要工作是開發《微紀元》

a2:浮夢工作室,當前負責人是焦曉飛,核心團隊成員來自前騰迅,當前主要工作是開發《浮夢長歌》,和《浮夢長歌》的衍生遊戲《包袱英雄》,以及《貓貓》後續的新內容。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