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俗話,叫做時間是最好的發酵器..
而對《終末戰線》來說,這個發酵的過程,比任何人想象中都要更加激烈。
隨著時間來到第二天,《終末戰線》的人氣開始進一步往外擴散,這種擴散的烈度比想象中還要大。
一方面《終末戰線》本身就擁有龐大的玩家基數。
另一方面,相比起前世其他的二次元遊戲,《終末戰線》還有一個很特別的優勢。
那就是它還有不少主播玩家。
許多主播甚至都不玩二次元遊戲,之所以播《終末戰線》就是單純的因為自走棋這個玩法火了,所以就一窩蜂的跟著播。
玩lol的,玩dnf的,甚至是玩夢幻西遊的..
在《終末戰線》自走棋剛出那會,不少主播都來湊了熱鬧。
雖然,如果不出意外的話。
等到騰迅,網意等大廠的自走棋玩法出現之後,這些主播也會跟著跳回自己的舒適圈。
這是一個幾乎100%會發生的事情。
就比如英雄聯盟的主播,他們之所以現在在播《終末戰線》的自走棋,是因為騰迅讓他們播,騰迅之所以讓他們播。
是為了讓他們俘獲一些《終末戰線》自走棋的使用者。
等到英雄聯盟的自走棋上線之後,就可以直接進行轉化。
前世多多自走棋就是這麼被分走的流量。
但是在這條世界線,此時其他家的自走棋還沒仿製出來,緊接著就是《終末戰線》主線劇情更新。
不少本來只玩自走棋的博主,要不是自己想玩,要麼是觀眾想看。
大半都播了《終末戰線》的主線劇情。
即便騰迅在當天晚上反應過來,禁止了自家遊戲的主播渠道玩《終末戰線》,可白天的效果已經出來了。
這也就導致《終末戰線》一開始覆蓋的使用者就很廣,而當這一批使用者開始在網上輸出自己的情緒之後,這個覆蓋率就進一步開始擴散。
當然。
《終末戰線》的話題之所以能擴散得這麼寬。
除了遊戲劇情本身之外,還有遊戲中的幾段動畫,比如開場的太空電梯保衛戰的動畫,雖然從特效上,這一段動畫和前世《流浪地球》的特效完全沒法比。
可另一方面,動畫本身所帶來的特有質感,也是電影特效所不能帶來的。
再加上,遊戲劇情本身也是充滿了各種懸念。
楚晨對遊戲劇情的處理方式也真的很討巧。
你乍一看,整個1.0版本的主線劇情似乎很清晰,可事實上這個故事裡的很多背景是沒有交代的。
玩家之所以能順暢的閱讀下去,是因為這些年來大量的科幻電影,小說,已經把一些基本設定作為了“基本常識”
就像喪屍片不用從喪屍的起源開始講述,直接一個人,七扭八扭站起來,人們就知道。
哦,這是喪屍片。
也正是基於對科幻遊戲的“刻板印象”這些,即便沒有任何世界觀鋪墊,玩家們依然可以輕鬆沉浸入《終末戰線》的故事當中。
可與此同時。
遊戲內又放了很多的鉤子。
比如說月環是什麼東西?又比如說電磁靜默到底是什麼?智械是什麼?太空電梯又是什麼?這個世界到底發生了什麼?
如此種種。
其實這第一章的主線劇情,有很多東西都沒有揭露。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