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在!”
“領一萬千牛衛,封行軍總管,秦懷英為正,杜荷為副!負責糧草調動,後勤補給。”
“臣,領武王旨!”
“李崇義!”
“臣在!”
“本王拿下突厥之前,要看到一千名心理疏導師到達肅州!”
“臣,領武王旨”原李承天手下之人,聽到此訊息,都瞬間驚目,殿下這是要把突厥變成突厥道啊!朝臣中也有知曉此事者,瞬時間,朝堂又開始了雜亂之聲。
李承天抬頭,環視了一圈,頓時無聲,這讓身旁的李承乾等幾位皇子羨慕不已,好大的威風!
“柴令武!”
“臣在!”
“領行軍參事,隨軍!”
“臣,領武王旨!”
李承天本打算就此結束,畢竟手下八千楚王衛足矣推平突厥,但他看到武將陣容中秦瓊不斷給他使得眼色,有些奇怪。
在這時,李二派來一名太監,遞給李承天一封書信,李承天看後明白了。
“天兒,朝中將者不計其數,此行莫要光帶你楚王府之人,朕,不好交代!”
“程知節!”
“老臣在!”老匹夫咧嘴直笑。
“領左武衛兩萬,隨軍出征!”
“臣,領,武王旨!”語氣與秦懷英等人不同,秦懷英等人的答覆更像是,領吾王旨。
“李道宗!”
“臣在!”
“領左威衛一萬,隨軍出征!”
“臣,領,武王旨!”話畢,李道宗並未歸陣,反而請命道:“臣請,吾兒李景恆隨軍出征!”
這個名字讓秦懷英等人十分反感,李承天思考了片刻後,道:“可!”這是為家人考慮,如今李道宗家次子李景仁是個十足的紈絝,李景恆之前並未隨李承天出京,但家中長子,孝字當頭,確實無言反駁。李景恆回家後,思過半年,李二念其忠孝,冊左威衛偏將,算是讓李道宗安心。
可李道宗根本無法放心,若是一直被武王殿下所厭惡,只怕自己死後,家中再無主事之人。李承天的一句話,算是開啟了李道宗的心結。
武將列末尾李景恆出身泣道:“臣,謝過,武王殿下!”
李承天看了他一眼,怎麼說也是熟識,又不像長孫衝那般忘恩負義之輩,自己沒有必要太過糾結。至於文臣列長孫無忌投來的憤恨目光,李承天根本不在意,長孫衝之事讓長孫無忌一家徹底被打入谷底,沒人能想到此子竟能惹出如此事端。長孫無忌再恨也是沒用,早知今日何必當初!若是不服氣,等本王騰出手收拾你,此時他才想到自己出京和回京,都有這位老大人的一份“功勞”,看樣子仇怨早就結下了。
“尉遲敬德!”
“老臣在!”
“領右驍衛一萬人,隨軍出征!”
“臣,領,武王旨!”李二的心腹愛將尉遲敬德,對李承天也是十分尊敬的一名高官,現在李承天那把小匕首都收藏在家,要都要不回來。
李承天覺得在點一名老將或者其子嗣就可以了,人太多了不好。但又不知道點誰,李靖?點過來李二不樂意;侯君集?這個人算了,不喜歡,這個引導李承乾造反的傢伙可不好相處;李世績?太詭了不好。
看著武將列中諸位老將,李承天一陣犯愁。
其他人也愁啊,您老倒是點將啊,別老看著我們成不,怪可怕的!
“薛萬徹!”
“啊?臣,臣在!”薛萬徹似乎也沒想到李承天會叫他,自己才復出朝堂不久,想來這位殿下應該不認識自己呀。
“你現在所屬何部?所居何職?”李承天問道。
薛萬徹擦擦驚嚇出的冷汗,如實答道:“右武衛大將軍。”
“領右武衛二萬人,隨本王出征!”
“是,領,武王旨!”
李承天確定了一遍自己剛剛所選之人後,大聲喝道:“天佑吾唐,陛下萬歲!明早辰時,出征!”
“天佑吾唐,陛下萬歲!”
“天佑吾唐,陛下萬歲!”
眾人齊聲喊道,心想,殿下這句話當真是馬屁的極致。
李靖等將領則有些不滿,這,喊得人也太少了吧。
“殿下,吾願領兵出征!”侯君集待到所有人喊完之後,出列請命。
李承天搖頭道:“本王對諸位將軍另有安排,還請各位放心。”說罷,帶著李泰和李恪就離開了朝堂,去向皇后見禮。
李承乾跑不了,被一幫武將官痞圍著,苦不堪言。
程知節還在一旁煽風點火“按老程,跟著武王殿下打突厥,你們這幫老傢伙只能等著咯!”
等到離遠之後,李恪好奇的問李承天:“二皇兄,你對他們有何安排?”
李承天撇嘴道:“你傻了,他們都不信,你就信了?沒看見太子給困在裡面了嗎?”
李泰在一旁偷笑,李恪此刻突然覺得自己很幼稚,“皇兄,如此算下來,我軍不過六萬八千人,如何能夠打下西突厥?”
李泰此事笑的更大聲:“二皇兄原來三萬人就能把吐蕃劃入囊中,區區西突厥何足道哉?”
李承天跳起來對著兩人的腦袋各敲一下,直到兩人發出痛呼後,說道:“莫要自傲,從軍者,當從戰術上重視敵人,在戰場上藐視敵人。雖然突厥對我而言不過一盤開胃菜,但也不能過度小看對方。”
“說得好!”李承天轉頭一看,幾位武將跟在李承天身後,來到自己等人這邊。面色不禁有些發苦,心道太子殿下,您可真是不給力啊!
說話之人是李孝恭,還有侯君集、屈突通、長孫順德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