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娛:從飾演小海狸開始

第25章 公主計劃

加州,伯班克,迪士尼。

好萊塢裡公認的暴君邁克爾·艾斯納正坐在自己的鐵王座上,神色陰沉的聽著彙報。

“harry potter是11月16日正式上映的,自那天開始,我們的《怪物公司》便位居北美票房榜二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最多幾天,就會落到榜三……”

“根據以往經驗判斷,《怪物公司》的票房在北美還有接近五六千萬的上漲空間,最終落到2.5億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至於全球票房……應該……能超五個億。”

《怪物公司》是在11月2日正式上映的。

截止今日,在北美一共收穫了1.92億的票房。

嗯,他們的確和《harry potter》打了照面,但又沒有完全打正面,和小說銷量超1億的影改作品同天上映那叫腦癱嘛,可就算《怪物公司》‘偷’到了票房,迪士尼也不開心。

原因也簡單:

1、那就是偷的不夠多,但又偷多了。

2、獲得亮眼成績的電影是皮克斯的專案。

第二條原因的背後故事前文已說,不再贅述。

而第一條原因的幕後故事嘛……

則和夢工廠有關。

今年夏天,夢工廠推出了動畫電影《怪物史瑞克》,上映60天便在北美斬獲了2.69億的票房,目前,全球總票房更是來到了4.2個億,最終票房應該在4.5個億左右。

當此資料出現後,所有媒體都在說,迪士尼的動畫王國已是名存實亡。

過去,他們很輝煌,但現在,動畫界裡冒出了新貴皮克斯和夢工廠。

並且,罪魁禍首,還是迪士尼的暴君,邁克爾·艾斯納。

是他,覺得電腦動畫不是未來——

在收穫一次失敗後,便把電腦動畫的研發給砍了。

是他,讓夢工廠擁有今天——

全世界都知道夢工廠動畫的負責人傑弗瑞·卡森伯格曾是他的副手。

如果不是艾斯納覺得他功高震主,有可能威脅到自己的地位,將他趕出了迪士尼,那夢工廠一定不會像今天這樣順利組建並擁有動畫部門的。

正是因為外界對迪士尼的未來充滿悲觀,所以艾斯納就必須帶著迪士尼做出成績,若是不然,他就要被股東們聯合踢走了,大家現在都在質疑他的能力。

但問題是,外界說的沒錯啊,現在的迪士尼已經失去了造夢的能力。

當迪士尼自己做不出電腦動畫時,他們在主業上就只能依靠皮克斯了。

而依靠皮克斯出成績?

我靠!

這不就是伸出臉來給喬布斯打嗎?

是的——

艾斯納之所以會覺得《怪物公司》的票房偷少了又偷多了,那不是九龍之力加身,左腦在和右腦互搏。而是在hp上映前的兩週裡,《怪物公司》沒有偷到令他滿意的票房,也就是超過《怪物史瑞克》的票房,並在hp上映後的一週裡,它們還拿到了3000萬美金的票房,這讓它的票房總量可能超過《怪物史瑞克》。

前者,意味著夢工廠超越迪士尼的輿論會繼續的甚囂塵上;

皮克斯都沒壓住夢工廠啊!

後者,意味著毛怪和大眼仔已經成了新的ip;

hp可是超過了sw和《玩具2》啊!

但就算是這樣,《怪物公司》依舊沒有直接退場!

這還不能證明《怪物公司》的強大嗎?

說通俗點,當下的艾斯納希望皮克斯強,因為這樣能幫迪士尼撐業績,但他又不希望皮克斯太強,因為皮克斯太強那迪士尼在接下來和他們談續約時就會落入被動。

so……

“這個《哈利·波特》怎麼就沒有把《怪物公司》給打死呢?”

一想到喬布斯會在自己面耀武揚威,艾斯納就有些煩躁。

磨了磨牙,他又望向前來彙報的下屬,“所以皮克斯那邊是什麼意思?”

“他們對續約有什麼想法?”

“呃……他們目前沒有就續約的事情發表任何意見。”

艾斯納的助理抿了抿唇。

“what?”

艾斯納眯起了眼。

助理解釋道:“因為史蒂夫·喬布斯現在沒時間管皮克斯,他正在和音樂圈裡的五大談判,想要帶領蘋果打造一個線上的音樂商城,目前,華納已經響應,環球猶豫不決,索尼堅決反對,百代和博德曼則是搖擺不定……”

助理嘴裡的音樂商城那是itunes store。

這個艾斯納知道。

不僅如此,他還知道,現在的喬布斯想要革五大的命。

雖然助理給出來的解釋很合理,但艾斯納依舊冷哼了一聲。

他覺得,蘋果的事情再重要,那也不會妨礙喬布斯管理皮克斯。

喬布斯不開口,無非是在等他主動低頭。

而這個……

“既然他沒時間,我們就讓他先忙。”

艾斯納煩躁的揮了揮手。

“我就不信了,史蒂夫和索尼他們能談上一年!”

艾斯納想要以不變應萬變。

他相信喬布斯肯定會主動出招的。

現在,喬布斯之所以能在合約到期時表現淡定,那是因為皮克斯明年沒有新電影。

但後年就不一樣了,皮克斯想要把新片《海底總動員》放在03年的暑期上映。

所以,從理論上來說,喬布斯能揮霍的時間僅有半年,大片想要掙錢,宣發那是要提前一年做的,而當下,迪士尼的渠道真的是喬布斯能夠觸及到的最好資源了。

理由也簡單——

喬布斯的數字音樂發行企劃是在革傳統音樂公司的命,他想掙的錢那是別人碗裡的食,在這種情況下,他只有腦子壞了,才會把動畫電影的發行放到華納、索尼和環球的手裡。

那不是主動給別人遞刀子嗎!

而不和這些公司合作難道和福克斯、派拉蒙合作嗎?

這兩家的動畫發行能力沒有迪士尼強的!

就在艾斯納揮了揮手,示意助理可以跪安,他想要清靜一會兒時。

助理又說道:“boss,還有一件事我想向您彙報。”

“什麼事?”

“還是和harry potter有關的事,這部電影對我們的影響並不只在《怪物公司》上。”

“你什麼意思?”艾斯納皺起了眉頭。

助理則開啟隨身攜帶的資料夾,抽出一份報告遞了過去。

“這是市場部讓我轉交給您的資料。”

“harry potter對我們的真人電影業務影響非常大,因為赫敏·格蘭傑火了……”

在世人印象裡,迪士尼就是做動畫的。

這個其實沒啥問題,因為他們的動畫太出名了。

可實際上,早在六十年代,迪士尼就鑽入真人電影領域了。前期,的確沒有取得好的成績,一直在交學費,但從84年開始,他們便一直往外酷酷的推精品。

像《美人魚》,湯姆·漢克斯演的那個,還有《蹺家的一夜》,克里斯·哥倫布執導的那個,都是迪士尼的,並且,88年,他們在真人電影業務上的利潤甚至還來到了業內第一。

只不過當時他們用的不是迪士尼的招牌,而是試金石。

但,88年之後,他們就一直在走下坡路了。

這裡面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一個還是艾斯納容不下有才的人。

起初,他的護食行為在大家看來沒啥問題,所有人都迷戀權力嘛,可以理解,並且迪士尼的主業是動畫,只要你主業沒拉,真人電影水一點大家都無所謂的。可當艾斯納把卡森伯格踢走後,動畫業務的崩毀讓大家發現,潮水退去後,到底誰在裸泳。

因為艾斯納的操作太離譜了,於是所有人都開始質疑他的能力了。

這讓他想要自救。

在動畫方面,他搞了個《恐龍》,而真人電影領域裡面,他搞了個……

《珍珠港》。

全炸了。

不過,和動畫那邊無片兜底的情況不同,真人電影這邊他們還是有專案做成了的。

而那部電影名叫《公主日記》。

“之前,市場部覺得,《公主日記》的續集只要開發就一定能成功,安妮就是我們要找的真人公主,但現在,隨著harry potter的出現,市場部覺得……安妮打不過伊莎貝拉。”

“因為赫敏·格蘭傑太亮眼了,只要harry potter的故事不崩,那在未來十年裡,我們都別想做少女電影了,全世界應該找不出第二個和伊莎貝拉一樣亮眼的女孩了。”

從表面上看,《公主日記》的主演安妮·海瑟薇和伊莎貝拉·海伍德那就不是一個型別的演員,兩人之間差了八歲呢,伊莎貝拉90年的,安妮·海瑟薇82年的。

但好萊塢裡的演員分類不是這麼算的。

hp是young adult類電影,《公主日記》也是young adult類電影。

所以伊莎貝拉和海瑟薇就是一類演員。

更別說,《公主日記》這部電影講的本來就是一個普通的美國姑娘突然成了歐洲公主的故事,拍攝時,海瑟薇雖然已滿18,但她演的還是15歲的青春女孩。

因此,當hp都能把sw給屠了後,未來young adult領域裡就沒人競爭得過伊莎貝拉了。

當然,這不是說好萊塢其他廠商做不了young adult電影了。

而是一有young adult類的電影大家想的都是赫敏·格蘭傑。

“所以市場部是什麼意思?”

“呃……他們不建議生產部繼續開發《公主日記》……”

助理抿了抿唇。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