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了眼腕錶,他揮手道:“快去休息吧,一點半我們還要拍戲呢。”
“好嘞~”
明白他意思的伊莎貝拉拉著姐姐就跑了。
落在後頭的薇薇安則是朝著哥倫布道了聲謝。
那蹦躂的身影瞧得哥倫布揚了揚眉,下一秒,他把奮進的邀約丟給了助理。
“這件事情你跟進一下。”
“然後,如果阿里、帕特他們不來,那就說我們沒時間,okay?”
助理點了點頭。
哥倫布的意思很簡單。
如果奮進真覺得手裡專案好,那就讓合夥人親自來談。
如果他們只讓下屬帶話,那他們就只能say goodbye了。
畢竟……雙方的地位不一樣嘛,且他們時間寶貴,做好《密室》才是他們的首要工作。
也不知道是奮進對自己的專案有信心?還是這些傢伙想要曲線救國簽下伊莎貝拉?
總之,在接到哥倫布回電後不久,翌日下午,帕特里克·懷特塞爾便從洛杉磯趕到了倫敦,他到時,大夥正在拍戲呢,於是他便安靜的在邊上等待了起來。
直至大夥下戲,他才正式現身,和伊莎貝拉他們打起了招呼。
向哥倫布問好,誇讚伊莎貝拉他們演的很棒。
雖然晚上沒戲,但大夥也不出組,用食堂招待了他一頓晚餐後,哥倫布便將他領到了自己的辦公室裡,隨同進入的當然還有伊莎貝拉一家。
由於大家都忙,所以交流時也不磨唧,還沒落座呢,懷特塞爾便從手包裡拿出了專案,緊接著,一份只有署名的劇本出現在了眾人的面前:
written by:michael adt
(劇本創作:邁克爾·阿恩特)
這個名字一出現,哥倫布便眯起了眼。
食指敲桌,道:“這是馬修·布羅德里克的人?”
“呃……yeah——”
懷特塞爾頓了一下,然後點頭。
“噢~我想我明白阿里為什麼不讓你找伊莎了。”
哥倫布道:“他可能是覺得,這本子要是被我瞧見了,那我估計會直接幫伊莎拒掉?”
“hahahaha——”
懷特塞爾的臉上揚起尷尬但不失禮貌的微笑。
好似啞謎般的對話讓伊莎貝拉她們沒有聽懂。
靠在座椅上的哥倫布則笑著解釋道:“馬修·布羅德里克是《春天不是讀書天》裡的費里斯·布勒,約翰·休斯的《春天不是讀書天》。”
“而這一位,則是他的人。”
哥倫布抖了抖手裡的劇本。
“……”
好好好,搞半天還是冤家聚頭啊!
伊莎貝拉聽懂了。
約翰·休斯和克里斯·哥倫布的矛盾前文說過了,這裡不再贅述。
而馬修·布羅德里克則是約翰·休斯一手捧起的明星。
在火了之後,馬修·布羅德里克便按照業內慣例,打造起了明星該有的日常班底,然後僱傭了一個名叫邁克爾·阿恩特的人擔任自己的私人助理。
而這個邁克爾,就是伊莎貝拉現在瞧見的劇本作者。
按照常理,這些事情對於正常的好萊塢大咖來說,那都是知識盲區。
你是明星我認識你,這個ok,但你的助理叫什麼?
這我怎麼知道啊!
只有真的有仇,才會記憶這個。
至於馬修·布羅德里克怎麼就得罪了克里斯·哥倫布呢?
這其中固然有約翰·休斯的因素,但更多的,還得怪迪士尼的暴君,邁克爾·艾斯納。
嗯,雙方真正結仇的鍋,得由邁克爾·艾斯納背。
還是八年前的迪士尼內鬥——
從九三年開始,艾斯納就想把卡森伯格踢出迪士尼了。
行動開始後,他更是停了卡森伯格在迪士尼裡的所有許可權。
這導致卡森伯格直接就無法掌管當時迪士尼的動畫專案《獅子王》了。
而在《獅子王》這個專案上,卡森伯格本來是想讓自己人給電影配音的。
首選其實是羅伯特·澤米吉斯的好友湯姆·漢克斯。
嗯,那一年漢克斯還有《阿甘》,他們想的是真人動畫雙登頂。
可被艾斯納一陣倒騰後,成年辛巴的配音資源便落到了馬修·布羅德里克的手上了。
雖然卡森伯格和斯皮爾伯格也有矛盾,但夢工廠現在運轉的畢竟還行。所以,當大家還屬於一個戰壕裡的戰友時,這事哥倫布要是記不到,那斯皮爾伯格就真的白培養他了。
當然,邁克爾·阿恩特也不是普通人,他是紐約大學帝勢藝術學院的優秀畢業生。
在學生時期就被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的好友馬丁·斯科塞斯關注了。
克里斯·哥倫布也是從那出來的。
算是他的學長吧。
‘哎呦……這事鬧的……’
伊莎貝拉感覺自己的尷尬癌都要犯了。
隨便來個合作就是有仇的?
這到底是我的運氣不好,還是你們的仇家多呢?
在一想到自己還是羅琳的人……
伊莎貝拉都想把專案甩了!
誰愛看誰看吧!
不過,在笑了一會兒後,哥倫布倒是沒繼續給懷特塞爾難堪,轉而翻起了劇本。
內容不算多,一百頁紙不到。
讓普通人走馬觀花的看一遍,可能要一個小時,但專業人士看劇本時都不細看內容的。
根據好萊塢製片公式,檢視編劇是否在重要的時間節點上做了轉折,他們便能知道這個專案寫的行不行,然後……哥倫布搖了搖頭……
“噢——你們的這個劇本寫的太平了——”
重要節點剛一看完,哥倫布便搖起了頭,“帕特,現在是伊莎邀請我來幫她看專案,所以接下來我所有的評價都是從中立態度出發的。”
“你們的這個劇本很一般,從製片角度來看,能夠扣住觀眾視線的起伏几乎沒有,甚至可以說電影的前二十分鐘沒有給觀眾帶來任何期待。”
“因此,伊莎,我是不建議你接這個專案的。”
“給多少錢都不接。”
“拍這種專案真的是浪費口碑浪費時間。”
說到這兒,他還揚了揚手中的劇本,衝著懷特塞爾道:“並且,我現在都有些懷疑,你們的這個專案找到投資了嗎?應該沒有哪個製片廠願意投這個本子吧?”
“所以,你們找伊莎,是想搞定她,然後在用她的名氣拉投資?”
“……”
懷特塞爾抿了抿唇,現在的他是真的有些尷尬了。
因為哥倫布太懂了。
當下,他們帶來的這個本子,的確無人投資。
他們請伊莎貝拉,那也的確是希望專案能夠推進的順利一點。
至於他們為什麼想自己主導專案……
奮進經紀公司的高層其實都是從caa裡出來的。
而caa出身的人不就一個夢想嗎?
壟斷製作。
歐美娛樂圈裡的水的確很深,但很多水都是老狐狸自己放的,所以,當哥倫布把話說的異常清楚後,甭管是奮進還是薇薇安,亦或是凱瑟琳,那都知道合作沒有談的必要了。
但隨著懷特塞爾的起身告辭,伊莎貝拉倒是想將本子留下來。
如此情形讓大夥非常詫異,但考慮到現場還有外人,於是誰都沒問原因。
只當她把劇本當成小說了,想要看完。
由於這個本子註冊過了,不存在被抄襲的可能,於是懷特塞爾便遂了她的意。
在等伊莎貝拉一邊向哥倫布表示感謝,一邊帶著本子鑽回劇組的宿舍後。
剛進臥房呢,她便迫不及待的繼續翻起了劇本。
利維斯登的住宿環境和正常的商品房沒啥區別。
一千平方英尺的面積,三室一廳一廚一衛的設計,能夠很好的保證每個人的私人空間。
手肘搭桌,目光狂掃,看著看著,伊莎貝拉的嘴角便逐漸揚起。
至於緣由?
雖然她還沒把本子看完,但光是劇本的開頭就給了她一種熟悉的感覺。
開頭是這樣的——
胡佛一家住在馬里蘭州,家裡一共有六個人:
父親是一名擁有理想抱負的成功學演說家,但他自己並不成功;
母親是一名家庭主婦,她很討厭枯燥無味的生活;
哥哥是一個怪胎,愛讀尼采想要考上空軍學校成為一名戰鬥機飛行員,但他失敗了;
舅舅是一位研究普魯斯特效應的專家,然後他把自己研究成神經病了,曾嘗試自殺;
爺爺是一個喜歡懟草的龜仙人,除此之外,沒有特長;
而胡佛則是一個想當明星的小女孩,她的偶像是阿諾德·施瓦辛格,因為施瓦辛格是選美界的明星嘛,所以胡佛也想成為那樣的人。
然後,某一天,胡佛得知佛羅里達州要舉辦全美青少年選美大賽,於是便想參加。
接著,一家人在贊同和反對中鬧騰了一陣,最後決定幫小傢伙圓夢,由於他們選擇以開車的方式從馬里蘭州趕往佛羅里達州,所以,一段和東海岸公路旅行的故事便出現了……
嗯,這個劇情讓伊莎貝拉想起了一部電影。
那是《陽光小美女》。
備註:1奮進的合夥人好多都出自caa,像創始人阿里·伊曼紐爾那都是從caa跳到icm在自己單幹的。2現實中《陽光小美女》的確是先被奮進看中然後再進入製片流程的,原因和本章寫的一樣,奮進擁有夢想。當然,他們這個夢想是比較虛的,至今都沒有做成。3《陽光小美女》的編劇自己說劇本改了一百多回,本章的簡扼描述是網上流傳的其中一版,講得是編劇一開始想拍的是公路片但因為成本原因被否了,只能改劇本。那一版本的主要劇情和《美國風情畫》差不多,編劇想要展現的是六個人的人生故事,選美在那個版本里是調劑。
ps:解釋一下上一章‘對腳香’那個,這個詞沒有用錯,‘對腳香’在hp裡就是‘翻倒巷’,首次出現的劇情是哈利用飛路粉去‘對角巷’,但他把‘diagon alley’念成‘diagonally’了,然後就去了‘diagonally’對應的‘翻倒巷’,由於這玩意在英語裡屬於諧音梗,所以當年《密室》在我們這上映時為了保持翻譯中的‘信達雅’,於是翻譯便對著‘對角巷’造了個‘對腳香’,算是想辦法把梗還原了出來,現在騰訊影片上的片源就是這個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