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娛:從飾演小海狸開始

第32章 內森貝利:人生就是起起落落落

以伊莎貝拉未來將會獲得更多曝光為由開啟對談,那就是他在來時路上想的話術。

在他看來,只要是一個正常人那都不會拒絕這種國際資源,更別說海伍德一家現在就仗著伊莎貝拉一個人養著了,薇薇安肯定會接受。

而事實嘛……

“噢~內森~如果這種傾斜不會干擾伊莎的正常生活,那……我想說謝謝。”

薇薇安端起咖啡杯。

朝著內森·貝利的方向簡單一送。

代表感謝地行為瞧得內森·貝利喜笑顏開,“那是當然,海伍德夫人,我們肯定不會干擾你們的正常生活,您放心,屆時,所有的採訪,或者拍攝,都會在倫敦進行。”

“呃……如果你們想去美國的話,我們也會好好地招待你們的,更會熱情的歡迎。”

他也舉杯。

他也輕送。

隔空碰撞的善意讓包間裡的氣氛變得和諧無比。

眼瞅著自己的第一步成功了,內森·貝利便再接再厲,打出了自己的第二張牌。

“海伍德夫人,除了宣發工作想要和您溝通外,我這次的到來,其實還懷揣著華納的歉意,據我們所知,伊莎到現在都沒有收到《密室》的片酬?”

“關於這個,我想說,我們的片酬浮動條款籤的好像有些問題……”

雖然華納是故意和伊莎貝拉籤的片酬浮動增長條款,就是想坑人,但他們現在是不能承認的。所以,還是在來時的路上,內森·貝利把自己的頭髮薅禿了,然後才想到一個以退為進的法子,他光明正大的把挖坑變成了失誤,表示他們沒有在合同上約定最晚的結算時間。

由於電影在全球的上映時間不受華納的控制,很多國家的上映是要走政府審批的,就像新加坡,在那邊上電影就是要先送審的,所以首月的時間算起來就比較的漫長。

嗯,把鍋全部丟出去。

因此——

“再來之前,我們已經把事情調查清楚了,去年,在籤合同時,由於你們的律師不是專業的好萊塢律師,所以並沒有和我們在時間上有著強制約定,而我們的談判人員……”

內森·貝利頓了頓,滿是歉意的說道:

“說實話,晚付一天錢,我們的資金也就能多週轉一天,百萬英鎊在我們華納也能開個專案了,所以我們的人就本著對自己有利的原則沒有告知你們這件事。”

“從法律上來說,我們的合同是有效的,並且,我們都沒違規,但……”

“因為hp畢竟要拍七部嘛,我們的合作才剛剛開始,所以本著友好合作的原則,我們的董事長巴里·梅耶先生表示,就算《哲學石》沒有完全上映,但首月破五億是肯定的,因此接下來的時間我們就不等了,直接以合同裡的最高金額和你們結算片酬。”

“並且,為表歉意,我們還會在聖誕節後的一週內一次性的和你們結清片酬。”

“噢~~~這是真的嗎??”薇薇安有些驚喜。

“當然!”內森·貝利微笑點頭。

“那真的是太感謝了!!”薇薇安笑的合不攏嘴。

內森·貝利則鬆了口氣。

他突然覺得,事情好像也沒想象之中那麼難辦嘛!

因為伊莎貝拉的老媽和個沒頭腦一樣,他說什麼就信什麼呢!

最重要的是,當他以未來合作還長為由、想要結清片酬時,薇薇安的眼裡好像只有對120萬英鎊的渴望?根本就沒想著未來還有5部電影?

哇……

這人怕不是和麥考利·卡爾金的父母一樣,只想透過孩子搞錢吧?

而海伍德一家和卡爾金一家的最大區別就是伊莎貝拉願意養家??

內森·貝利雙眼微眯。

在這一刻,他覺得自己強的可怕!

抱著我能贏的心態,內森·貝利又和薇薇安聊了一會有的沒的。

接著,他話鋒一轉,打探起了奮進的事情,當他表示,伊莎貝拉外出接戲需要經過華納的同意,恰巧,他在華納就有審批專案的許可權後……

“內森,你的意思是你想看一看伊莎的本子?”薇薇安問。

“如果方便的話……我想。”內森·貝利笑著道:“因為我們華納內部其實也很好奇,是什麼樣的本子能讓奮進的合夥人一連跑了兩次倫敦。”

“方便肯定是方便的,但我得讓我的大女兒將本子送過來。”

薇薇安指了指身旁的手機,“本子不在我身上。”

“噢這當然可以,您的大女兒是凱瑟琳·海伍德是吧?我知道她,之前好像是在聖保羅上學?然後喜歡繪畫?您的兩個女兒都超級的棒,真的……”

在兩人的閒聊聲中,接到老媽電話的凱瑟琳也乘著劇組的接駁車將劇本送了過來。

剛進屋時,內森·貝利便發現女孩看自己的眼神充滿著好奇?

似乎不知道他是誰?

隨著薇薇安的介紹,女孩的疑惑也逐漸消失。

這一轉變在內森·貝利看來很正常,沒放在心上,而在接過劇本後——

‘what the fuck?’

他的目光便被劇本直接鎖死了。

在經過克里斯·哥倫布的指導後,立意積極、節奏正確、商業氣息十足的本子那簡直就是優秀的代表,就算沒有新線的威脅,內森·貝利也相信,公司會投。

而當今日的造訪有著前情提要後——

說真的,腦子一直在高速運轉的他甚至從劇本里瞧見了衝奧的可能!

這種可能甚至不是對劇本進行大改,而是給劇本加一個結尾就行了!

當下,《好聲音》的故事以主角拿到世界賽參賽卡為節點宣告結束。

而如果故事可以延伸一下,就比如說,世界賽在美國舉行,影片的最後,代表著英國鄉村的一家六口乘飛機飛往美國,接著瞧見豪華的紐約……

呃不對!

只能瞧見洛杉磯,因為紐約今年有建築絕版了。

展現紐約的浮華是在往美國民眾的傷口上撒鹽。

那就改一下,英國的一家六口瞧見了豪華的洛杉磯,然後為之沉醉……

哇!

整個影片的立意就會再次拔高啊!

追夢的主題就會無限的放大啊!

說的通俗一點,這個其實就是《大船》的最後,肉絲瞧見了自由女神像——

昇華!

唉,沒辦法,英美之間的關係其實並沒有大家看的那麼平和,霸權的更替從來就不是平靜的,作為英國曾經的殖民地,在正式挑戰英國後,美國就是想從各個方面超越英國的。

文化上的崇拜,作品上的互通,只不過是他們沒有底子罷了。

正因如此,在擁有自己的ip後,他們對英國作品的改編才會銳減。

而在此同時,他們還喜歡拍那種英國人來美國追夢的故事。

《泰坦尼克號》其實都不算刻意的了,因為現實中的大船的確分一、二、三等艙,且三等艙的乘客的確是計劃在大西洋對岸收穫新生的移民,傑克的追夢形象塑造的的確是符合歷史的,當然,他和肉絲的遇見,肉絲將美國視為自由,這些東西你很難不說有藝術的加工。

但除了《大船》外,講述英國人擁有美國夢的電影還有很多,像火的,且故事發展較為偏頗和歷史有著一定出入的,那就有靚湯和妮可·基德曼的《大地雄心》;

沒火的,有些純黑意味的就更多了,例如——

從片名上就不裝的《新美國夢》。

超級治癒的電影《安琪拉的灰燼》。

好萊塢就是美國的宣傳視窗,這個已經不需要再解釋了。

正因如此,當伊莎貝拉寫的故事乃是追夢,且裡面本身就有世界賽的核心後,內森·貝利便覺得,這個本子只要改成美國夢,那就百分之百能成!

而百分之百能成的專案給他遇上了?

oh——

原來上帝讓他在聖誕節時來英國是想送他升職加薪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嗎?

這真的是——

太棒辣!

當薇薇安給內森·貝利的印象是一個愛財的女人後,他甚至都想把本子裝進兜裡直接回去交差了,而在等他十拿九穩的表示,這個本子華納可以投時……

“你說什麼?”

正在眺望遠大前程的內森·貝利猛地抬起了頭,他懷疑自己的耳朵聽錯了。

“海伍德夫人,您說您暫時不想讓伊莎演這個專案??”

“對啊。”薇薇安勾起嘴角。

保養很好的面龐上露出兩個酒窩。

在屋內燈光的照射下,她的眸子裡泛著狡黠的光。

“why???”

內森·貝利不明所以。

“因為伊莎只是一個11歲的孩子。”

薇薇安朱唇輕啟,好似狐狸般笑著道:“我不希望她的童年裡只有工作。”

“所以,等《密室》拍完後,我會給她放個長假,讓她好好的放鬆放鬆。”

“畢竟,我們的這個本子是沒有年齡的限制的,不是嗎?”

“11歲可以拍,12歲可以拍,13歲可以拍,甚至……18歲都可以拍。”

“因為人人都可以追夢,只要你對生活充滿希望,那未來的每一天就都是晴天。”

“……”

內森·貝利呆住啦!

‘這女的不是愛財嗎?’

‘怎麼突然給我上價值了?’

‘啊不對——’

‘你們不工作我怎麼升職加薪啊?’

‘還有,《密室》拍完了想要放個長假??’

‘oh!my!god!你們這是連harry potter都不準備迴歸了嗎???’

內森·貝利感覺,自己的天——

再一次塌了!

ps:梳理一下好萊塢票房和片酬的歷史發展。好萊塢票房演算法其實是分為三個階段的:第一階段,是好萊塢探索期,當時好萊塢電影只在北美放映,所以當時的電影票房以現在的目光來看就都是北美票房;第二階段,是好萊塢擴張期,這個時期好萊塢電影能夠賣往英國歐洲了,為了區分各地票房,也為了彰顯好萊塢電影在國外的影響力,這個時期便已經出現了北美票房、英國票房、歐陸票房的概念了;第三階段,則是成熟期,好萊塢電影正兒八經的全球發行,我們現在熟知的北美票房、海外票房、全球票房正式出現。當票房演算法的發展有三個階段時,好萊塢裡的片酬演算法也就有三個階段了,第一階段拿死工資,當時製片廠能籤人嘛;第二個階段有獎金有分紅,又由於第二個階段的技術限制,沒有現在的秘鑰、全球上映,所以就導致獎金、分紅是錨定一地的票房來算的,且基本上都是北美票房;第三階段其實都是九十年代了,當好萊塢有能力在一年期內把電影鋪到全球后,全球票房分紅才正式確立,並且,因為回款速度有問題,這裡面還有區分,例如首月計算。說白了,好萊塢票房和片酬演算法的多樣性其實是行業發展的歷史問題,用現在的眼光看的確抽象,但要是結合著發展歷程看,他們的演算法是沒問題的。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