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
當一個事情過於離譜、離譜了超出了民眾的認知時,民眾就會自己腦補離譜緣由了。
當下,華納還沒開始給陣容裡的大夥安排工作呢,他們還沒說哪個人衝哪個獎呢,輿論就已經把哪個人衝哪個獎已經安排完了,如此事實看的華納很是無語。
但同時,他們也非常的興奮——
這就是高流量的好處嘛!
只要你專案的曝光足夠大,那就會有大聰明主動跳出來幫你回答所有的問題。
而陡然出現的衝奧事兒則讓新線眯起了眼——
“《好聲音》是一個衝奧專案?這件事情我之前怎麼沒有聽說過啊?”
羅伯特·謝伊有些迷。
他們新線在華納內部是有內應的。
所以他知道,華納今年的衝奧專案上就沒《好聲音》啊!
so……
“boss,你說華納是不是想要吸我們的血啊?”
“就像007吸hp,失敗的man和《恐懼殺機》聯手擠死sw一樣。”
新線內部還是有能人的。又或者說,很多時候,我們大眾覺得資本巨頭在犯蠢,那可能不是他們真的蠢,而是內部鬥爭弄的他們在互相的拆臺。
秘書的話語讓羅伯特·謝伊撓了撓頭。
他覺得秘書說的很有可能,但不太可能。
因為衝奧片這個東西在世人的眼裡就是比較無聊、沒有激情的電影,喜歡衝奧片的人和hp的粉絲是不重合的,所以,華納宣佈《好聲音》是衝奧片?
這種宣佈看起來不像是吸血誒!
而是在舉手投降誒!
是在把伊莎貝拉的粉絲往外趕誒!
羅伯特·謝伊的思路其實很簡單啊——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hp的粉絲,當你發現自己喜歡的赫敏·格蘭傑的新電影是衝奧片時,你會去看嗎?
大多數是不會的。
因為這部電影肯定沒有hp好玩。
而小孩子們喜歡赫敏·格蘭傑那就是因為赫敏·格蘭傑很酷。
所以……
“我怎麼感覺華納這是在給即將到來的失敗強行找個理由呢?”
“他們把《好聲音》包裝成衝奧專案,這樣一來,就算是票房不行,他們也可以解釋衝奧專案票房不行很正常,把我們用《王牌3》打出的攻擊直接給廢掉。”
羅伯特·謝伊承認,自己沒看明白華納的出招。
因為突然宣佈《好聲音》衝奧這個行為真的是太詭異了。
而就在他如同丈二的和尚一般,摸不著頭腦時,華納又出手了。
這回,他們直接找上了迪士尼,委託對方幫自己釋出一則爆料——
【驚爆!《世界好聲音》專案或由伊莎貝拉所創造!】
“據知情人士稱,當下,被大眾熱議的《好聲音》專案劇本由伊莎貝拉親自創作。安東尼·霍普金斯、裘德·洛、克里斯蒂安·貝爾全都是因為伊莎貝拉而加入的專案。”
“在得知訊息後,我們就去採訪了當事人,然後——”
“安東尼·霍普金斯稱,伊莎貝拉是他見過的最聰慧的女孩!”
“裘德·洛表示,在和伊莎貝拉的合作中他收穫了無數的驚喜,他真的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和伊莎貝拉一樣聰明可愛,善良美麗!”
“克里斯蒂安·貝爾在接受採訪時說,《好聲音》的故事讓他沉醉!”
“克里斯·哥倫布則講述了自己和伊莎貝拉的合作細則,他說所有孩子都有夢,而他的寫作夢想就是在少年時期就有的,可就算他有夢,並且為之追逐,他也用了足足十年才把自己的故事完善完全,但伊莎貝拉不一樣,她的想象力讓哥倫布感到了驚歎!而在我們的追問下,哥倫布最後也給出了對比,他覺得《好聲音》這個故事比《小魔怪》更迷人。”
“……”
世界,停滯了。
沉默幾秒後——
“啊啊啊啊啊——《好聲音》的故事是伊莎貝拉自己寫的???”
“omg!omg!!omg!!!赫敏·格蘭傑真的是個天才???”
“天吶!天吶!!天吶!!!mom!dad!伊莎貝拉好棒啊!!!”
“所有人都在誇她!!!!!”
迪士尼旗下有很多媒體,不止abc。
他們的自有電臺,例如迪士尼電臺,那就是面對年輕人的。
正是因為迪士尼的媒體矩陣和hp的粉絲群其實是重合的,所以羅伯特·艾格才會迫切的想要得到伊莎貝拉,而當華納和迪士尼合作後……
《好聲音》是伊莎貝拉自己開的專案?
安東尼·霍普金斯、裘德·洛、克里斯蒂安·貝爾這些成年人是因為她才衝的奧??
克里斯·哥倫布這個已經多次證明自己很有才的導演稱伊莎貝拉超有才???
這種事如果直接出現在大人的世界裡,那萬稅爺保不齊會跳出來說個fake ne。
但先出現在孩子的世界裡?
我喜歡的偶像強那不是應該的嗎?
我跟我爸媽說,我爸媽會反駁我嗎?
不會!
因為不管訊息真假,我爸媽都會讓我好好向赫敏學習!
嗯,這就是人設正的好處啦~
說句不好聽的啊——
能追的起hp的孩子,家庭不說是完整的,因為歐美離婚率就是高嘛,但生活的環境至少是正常的,因為j.k.羅琳寫的是和愛、友誼、勇氣、責任有關的故事。
《哈利·波特》能火遍全球,那是因為它傳遞的是真正的普世價值觀。
不是未來白左汙染的什麼‘從詠鵝詩看基督精神對杜甫潛移默化的影響’。
“噢,《好聲音》這個專案是伊莎貝拉自己寫的?當我的女兒告訴我這個訊息後,我真的以為今天是愚人節,但在確認訊息後……我不太好評價這件事情,因為電影沒有上映,所以我不知道這個故事是什麼樣的,但我想說,如果一個12歲女孩做的夢真的能夠被拍成一部完整的電影,那這絕對會是一件值得稱讚的事情。”
“因為所有的孩子都有夢嘛,我12歲的時候也做過夢,但我沒有像伊莎這麼幸運,獲得華納的投資。所以,不管結果如何,我想我都會帶我的女兒去影院看一下電影的,我希望故事能夠拍好點,我不想讓我的女兒失望。”
在訊息傳出的第二天,北美的談話節目裡就已經有人在聊《好聲音》啦!
不僅如此,以往批評過伊莎貝拉的《今日美國》這回的言語也溫和了許多!
“雖然我們並不相信12歲的女孩能夠寫出多麼優秀的作品,但我還是想說,《好聲音》或許是電影誕生以來,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屬於孩子們的聖誕禮物。”
“因為往年的聖誕電影都是大人拍給小孩子看的遊戲。”
“就比如說克里斯·哥倫布自己的《小鬼當家》,那部電影的確有趣,但麥考利·卡爾金對整部電影的最大貢獻僅是提線木偶般的出演。”
“但《好聲音》不一樣,當故事來源於伊莎貝拉時……”
“如果拍的不好我們肯定會實話實說,肯定會嚴肅批評,但現在,我們選擇祝福。”
“希望各位能有一個愉快的聖誕節。”
漫天漫地的訊息一經傳出,新線頓時感覺自己人要沒了!
讓孩子構畫屬於自己的聖誕?
這他媽的是什麼套路啊!
而當孩子們的情緒已經被調動起來後,《好聲音》的排片是肯定能上去的!
《好聲音》的排片上去了……
那誰的排片會下降呢?
這個問題真的好難猜啊!
“所以《好聲音》這個專案真的是伊莎貝拉自己寫的?”
依舊是紐約。
依舊是第五大道的新線總部。
這一回,羅伯特·謝伊已經沒有了往常的瀟灑,都快把身前的桌子給錘爛了。
他的詢問則讓秘書點頭又搖頭,在等對方把劇本交易的內幕說出來後——
羅伯特·謝伊頓時就癱軟在了座椅上。
嗯,新線已經調查出來了,《好聲音》的原有劇本是買來的,然後再改的。
從原則上來說,這不是真原創。
但這事他們不能說。
因為這種抹署名的行為是圈子裡的潛規則。
更有甚者,很多大咖說自己創意無敵啊,那其實都是突然有個靈感,然後花錢找劇本醫生來擴寫,來修改,最後,把人家的名字給抹掉,這樣就成了他自己的奧斯卡原創劇本了。
當圈子裡的無數人都幹過這種事情時……
犯法都不能犯規!
他新線要是用這種東西攻擊伊莎貝拉,那特德·特納都得從圈子裡滾蛋了!
好萊塢所有人都會對特德·特納說no的!
不管他有多少錢!
“oh!sxxt!《好聲音》好像真的能從我們的身上吸到血!”
羅伯特·謝伊牙關緊咬,很是煩躁。
秘書知道他說的是事實,但此刻……他也只能安慰老闆。
因為透過輿論搶佔排片的對抗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撤檔。
而讓《指環王》撤檔?
這不是搞笑嗎!
《魔戒》怎麼可能懼怕伊莎貝拉啊!
“boss,我覺得您不用太著急,因為我們早有準備。我們的電影將在週三上映,只要我們能在首周拿到一億票房,院線應該就不會下調我們的排片……”
是的!是的!是的!
為了贏,新線這回可是手段盡出了。
正常電影的上映時間都是週五,但新線這回把《指環王》排到了週三。
這麼做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他們想在首周刷出一億的票房,只要做到了,那他們電影就會收穫刷屏般的流量,因為當下,首周就拿一個億的只有《失敗的man》。
但人家是首週末三天。
新線沒這個底氣,所以給《指環王》安排成首週五天。
這種做法其實是比較無恥的,但歷史只會記住勝利者。
只要能贏,未來,人們只會說lotr的價值高於hp,而不會說新線一路在造假。
當然,此刻,其實也沒人會說新線在造假。
因為去年,《指環王》第一部上映時,他們就已經這麼幹了。
《護戒使者》那就是在週三上映的。
由於這種安排是提前做好的,所以……
“但願吧。”
羅伯特·謝伊往座椅上一靠,緩緩地合上了眼。
當下,他也沒招了。
而在把《好聲音》正式推到臺前後,華納也好像是招數使盡了一般,在宣發上收了手。
這一事實讓新線喘了口氣。
在等時間來到12月8日後,《雙塔奇兵》也在紐約的齊格菲劇院舉辦了首映。
反響不錯,皆是好評。
但等電影正式上映時……
12月18日,首映當天,《雙塔奇兵》在北美3622家影院裡砍下了2615萬的票房。
這個資料已經不低了。
因為這是工作日。
翌日,19日,在收1387萬;
20日,週五,報收1922萬;
21日,週六,斬獲2275萬;
22日,週日,票房回落至2000萬……
首週五天,堪堪過億的事實很是醜陋。
你讓hp、sw來,他們至少能刷個1.5億。
失敗的man就更別說了,他們能刷2個億。
而首週末三天僅有6197萬的成績直接就讓新線崩潰了。
甚至讓華納都感到了迷茫。
至於理由?
很簡單。
這個成績放別的專案上很優秀,但放《指環王》的身上簡直就是垃圾。
因為光今年,就有四部電影的首週末票房排在了它的前面,它們分別是——
《蜘蛛俠》《密室》《克隆人的進攻》以及《王牌大賤諜:金牌成員》。
沒錯!
就連新線自己的《王牌大賤諜3》的首週末都比《雙塔奇兵》高!
它們拿了6300萬!
所以……
就算《好聲音》不吸《雙塔奇兵》的血,lotr好像都超不了hp?
那……
華納之前忙了一通又算啥?
在這一刻,華納覺得,自己之前是不是高估了lotr?
不過,這個念頭僅僅出現了一秒就被他們掐死了。
因為大家是敵人,弄死lotr那就是華納的要務!
既然如此,隨著23日的到來,《好聲音》也在英國的歐典劇院首映了。
效果不錯,現場的反響挺好的,所有人都期待著25號的上映,但更炸裂的,是映後。
華納放出了宣發新訊息。
也是最後一波宣發炸彈——
【震驚!克里斯·哥倫布或與史蒂文·斯皮爾伯格上演師徒之爭!】
【驚爆!安東尼·霍普金斯與湯姆·漢克斯正在進行十年難遇的影帝對決!】
【無獎競猜!小海狸赫敏·格蘭傑與少女殺手傑克·道森誰才是真正的票房擔當?】
【今年的奧斯卡獲將迎來史無前例的戰爭!】
嗯。
除了《指環王》《紐約黑幫》《時時刻刻》《芝加哥》,今年聖誕節還有一部大片會上映,那是史蒂文·斯皮爾伯格與湯姆·漢克斯和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的《貓鼠遊戲》。
既然是要吸《指環王》的血,那華納又怎麼會給它們半點畫面呢?
讓《好聲音》打《指環王》那是互蹭流量!
讓《好聲音》頂著衝奧的噱頭撈關注那是獨自美麗!
唯有讓《好聲音》和一個旗鼓相當的對手打起來!
那才能把大家的視線全奪走!
而當下……
整個電影圈子裡,又有誰能比《貓鼠遊戲》更適合當對手呢?
是!
赫敏·格蘭傑一個人是懟不過護戒小隊!
可你lotr難道就懟的過六個流量池嗎?
哥倫布、斯皮爾伯格、霍普金斯、漢克斯哪個是吃素的啊?
而傑克和赫敏更是千禧年前和千禧年後整個電影行業裡最吸粉的兩個角色了!
so……
“羅伯特·謝伊——”
“給我死去吧!”
在把訊息放盡後,巴里·梅耶面目猙獰,眼閃寒芒!
而位於紐約新線駐地的羅伯特·謝伊則是癱軟在座椅上。
在這一刻……
他感覺……
天快塌了!
“所以我們會被吸血對嗎?”
望著天花板的他喃喃自語。
沒等前來彙報的秘書開口呢,他的脖頸又忽的硬了起來,抬起腦袋,死盯下屬——
“你快去給我準備25號的票!”
“我要在25號那天就看到伊莎貝拉的電影!”
“我要看看她到底拍了一個什麼樣的電影!”
“我希望伊莎貝拉寫的是一個神作!”
“不然——”
“我們能黑的她退圈!!!”
幹不過對家作品就把對家爆款的主演給幹爆在圈子裡也是一件常事兒。
這甚至都是好萊塢誕生之初就有的傳統。
大眾嘴裡的好萊塢黃金時代恰恰是從業者最黑暗的時代,當時製片廠能籤人,so,對家演員能抗票房?okay,我們直接把他們請過來給我們拍戲不就行了嗎?
不來?
那就送太平洋裡餵魚唄。
什麼?你說對家有意見?
有意見那就幹!
1933年,華納從米高梅手上挖人時,他們會想到1934年自己在伯班克的一切都被一場大火燒了的嗎?你想斷我財路?那你就去死吧!
至於說這種做法講不講武德?
只有活下來的人才能宣揚自己的武德。
由於秘書知道這一切,所以並不意外,點頭應下,轉身就走。
隨著他的離去,2002年的聖誕節也來了。
這天,《好聲音》在英倫三島的475家、北美的3156家影院同時上映。
當然,其他地方也有。
而和《雙塔奇兵》相比,《好聲音》在北美的排片僅落後6%,與《貓鼠遊戲》相當。
沒錯。
既然《雙塔奇兵》很拉胯,赫敏·格蘭傑有噱頭,那院線又為什麼要和自己的收入過不去呢?說的再難聽點,小孩子在爆米花、可樂上的付費率可比那些老登高多了。
而院線都用腳投票了,他們都把大家的起跑線拉的一致了……
那戰爭,也就正式開始了。
備註:1《指環王》的票房我沒調整,《雙塔奇兵》首周就是那麼拉。這個系列能夠取得高票房那是因為新線玩了兩個宣發把戲,一個是超長上映另一個則是用錄影帶收入充票房。先說第一個,正常電影放兩個月兩個半月就會下映了,大爆的最多也就五個月半年,但《指環王》從第一部開始就是放八個月的,然後北美拿3.15億的票房,要知道拿6.58億的《大船》也就放了九個月。而這種超長放映為什麼能刷票房呢?那就涉及到第二個問題了。《蜘蛛俠》5月上映11月就賣碟了,第一天就賣出700萬份碟,而《雙塔》02年12月上映拖到03年9月才賣碟,首周賣了350萬張。當一部電影就是要超長放映時,本來喜歡在家看碟的人就會因為租不到碟而被迫進入影院。這一行為會導致超長放映的電影影碟收入暴跌。而新線為什麼要這麼做我已經寫明瞭,就是為了能讓股東翻看財報時能夠賞心悅目。
ps:多一句嘴,新線在圈子裡的名聲很臭的,幾乎所有和他們合作的傢伙最後都會狀告他們提請審計,因為他們就不做真賬的,而在《指環王》專案上,電影主演、導演和托爾金遺產委員會一共告了新線三次,新線給他們的收入資料和他們委託第三方調查機構拿到的資料差了足足有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