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人的作者群,餘惟居然足足發了兩百多個紅包才湊夠歌曲所需要的追讀。
因此他還得了個綽號叫“散財童子”,也叫“撒幣作者”……
網文圈子本來也不大,很多老作者又都是群串子,他這事怕不是十分鐘就能傳遍所有讀者群,成為同行們的談資。
“十組有個作者瘋了,狂發紅包刷追讀。”
“才兩萬字有什麼好刷的,有錢不如給我。”
“新人吧,到時候撲街回不了本就好玩了。”
……
此時的餘惟顯然顧不上這些,在小說資料達標後,他直接開啟了歌曲兌換。
直到整首歌的內容在他腦海中逐漸清晰,他才明白了系統這所謂的“完全掌握”是什麼意思。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他了解了歌曲的靈感來源,創作過程,就連創作者時的心境,他也能體會一二。
餘惟完全不懂樂理知識,但此時卻對這首歌的作曲、編曲、演唱和演奏了如指掌。
現在他不僅能表演出來,哪怕真來個專業人士跟他聊這首歌的細節,他也能聊的頭頭是道。
不過也僅限這首歌,換成別的作品就不行了……
概念神,但概念之外你別管。
他現在的情況就像,一個人會做麻婆豆腐,刀功了得火候精準,理論和實踐都拉滿。
但讓他炒土豆絲就不行了。
聊這首歌餘惟不虛,但要是聊其他音樂,那他依然是門外漢一個。
“看來以後還是得學點東西。”
餘惟決定以後在碼字之餘惡補一下音樂基礎知識,這樣才能應對各種意料之外的突發情況。
小說裡主角只走主線不用管這些,但生活只有支線,沒有主線。
比如說突然有個音樂人讓自己點評一下他的作品,自己總得說點什麼言之有物吧。
這些東西劇情裡沒有,但卻是生活一部分……
真想當明星他不能只靠系統啊,還是得學點東西的。
“先去把歌換了再說。”
演出節目單這種東西說發就發,容不得他磨蹭。
音樂監督正在和工作人員幫章凌燁錄歌調音,看到他來幾人明顯愣了一下,似乎有點沒想到。
這小子平時就知道躲在舞蹈室玩手機,今天怎麼突然跑來錄音棚了?
“老師,我想換歌!”
餘惟這次信心滿滿,和前天猶猶豫豫的樣子完全判若兩人。
這小子還沒死心吶……
“節目單都做好了,晚了。”
音樂監督洪輝簡單揶揄了一句,後天就要演出了,他可沒空跟餘惟開玩笑。
“沒發就能改!”
餘惟都堅持幾天了自然不可能就此放棄,“這可能是我這輩子最後一次上臺表演了,你就給我個機會吧……”
打感情牌永遠都有用,洪輝沉默良久,最終還是在章凌燁的幫腔中鬆了口。
“想唱什麼,咱們緊急錄一下。”
心軟的代價就是他要加班……
“不用錄音,我現場唱就行了。”餘惟注意到了眾人瞬間變化的神情,趕忙補充道:“我自己寫的,伴奏來不及。”
錄歌是為了到時候方便假唱對口型,因為有樂隊伴奏,所以假唱不會那麼明顯。
他的新歌現在已經來不及跟樂隊磨合排練試錯了,只能自己一人成軍。
如果沒有樂隊伴奏,那假唱還是太明顯了,暫時也不需要錄歌。
“不是哥們……”
章凌燁懷疑自己聽錯了,算上練習生的時候,他跟餘惟認識六年了,這傢伙什麼時候會寫歌了?
他都主動找過來了,有歌應該不假。
章凌燁相信餘惟確實寫了首歌,但他畢竟不是專業的,估計寫出來的東西很一般,甚至有些不堪入耳。
心念電轉之下,他明白了。
餘惟應該是知道自己要退圈了,這是想在臨走之前不留遺憾,把自己瞎寫的東西唱出來……
如果他不當明星了,肯定也會像這樣放肆一次的,把自己這些年的經歷寫成歌,永遠留在舞臺上做紀念。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