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過明星嗎,你就寫文娛?

第60章 好歌不怕晚

這首歌餘惟整整錄了二十多遍,直到嗓子冒煙,他才唱出了大同老師那種獨自哼唱的真實感。

這一個開頭就不是《緋色》能碰瓷的,餘惟的聲線輕柔如耳語,配合爵士吉他分解和絃,哀愁的同時又帶著對往事的溫柔追憶。

比起無病呻吟的情傷,這種層次感很容易讓人沉浸其中,何況是在萬籟俱寂的深夜。

都說紅豆是相思,但在餘惟這首《紅豆》裡,紅豆卻隱喻愛情的無常。

“有時候有時候

我會相信一切有盡頭

相聚離開都有時候

沒有什麼會永垂不朽。”

熟悉餘惟的網友都能聽出來,這是他唱的最剋制的一次,技巧剋制但直擊人心。

這一句揭示萬物皆變的本質,也完美體現了愛情幻想破滅後的煎熬,如果說《緋色》是失戀後哭的歇斯底里,但這首歌就是對愛情本質的探討。

師傅就是師傅,這差距真不是一星半點。

用紅豆的意象暗喻親密關係中的疏離感,點破愛情中自由與束縛的永恆矛盾,這是其他情歌裡非常少見的內容。

完全沒有可比性,聽到這的時候他們已經完全忘掉小說裡兩首歌比賽的情節了,只剩下對於這首歌欣賞。

其實餘惟的上一首《無名的人》還是有不少人質疑的,因為它技巧不多,著重情感共鳴,代入不了自然聽不進去。

很多創作型歌手的唱功一般,這是業內公認的,畢竟同時兼顧腦子和嗓子還真不容易。

但這首《紅豆》不同,無論是技巧還是情感它都是相當頂尖的一檔,哪怕共鳴不了,也很難對不認可這首歌。

餘惟就像算準了大家對他的評價,恰如其分地炫了一波唱功,這難道不是有意為之嗎?

本來大家只是懷疑餘惟有存歌,但在聽完這首歌之後,這種懷疑幾乎變成了篤定。

這傢伙肯定是囤了一堆歌,跟打牌一樣,根據網路環境出牌,先寫小說裡打個預防針,然後再出手。

不愧是寫書的,扮豬吃老虎這一塊。

“別攢了,一首一首往外冒我都快急死了,能不能一口氣把存稿全發了?”

“陳晨是對的啊,還好滑跪的快,要不然得被這首歌打成渣渣。”

“大噴菇你真沒談過戀愛嗎,情歌一首比一首刻骨銘心?”

“這本書連女主都沒有,你覺得他像談戀愛的?”

催更催歌的評論餘惟就當沒看見,但吐槽沒女主這事他就得說道說道了,打分炮轟娛樂圈這種情節戾氣太重,有女主會很割裂。

該取捨就取捨,魏宇吃點苦問題不大……

讀者的討論還在繼續,但慢慢地,話題聊歪了,一位考公大省的讀者率先指出:

“這是讀者日益增長的文娛作品需要同落後的小說更新之間的矛盾,只要小說出歌慢,餘惟出歌就快不了。”

說直白點,正兒八經看餘惟書的肯定沒有想聽歌的人多,撲街書,零個人在意,大家只想聽歌。

但只要餘惟還碼字,他就會按照小說節奏出歌,而且他碼字,就會佔用寫歌的時間。

怎麼辦呢,方法很簡單,只要餘惟不寫書不就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出歌了?

“兄弟們點點舉報,讓餘惟安心寫歌。”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