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盲盒》沒設比賽,但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哪怕孟寒和計程車大叔的演唱還沒開始,這一期的最佳也一定會是《飛雲之下》。
拋開原創這個加分項不談,餘惟和祁洛桉的舞臺也堪稱完美,要唱功有唱功,要配合有配合,甚至有顏值。
“歎為觀止啊,餘老弟。”
孟寒一邊鼓掌一邊起身,給予了餘惟這首歌非常誇張的評價,在《飛雲之下》裡,他的創作才能和演唱水準得到了完美的展現。
再加上兩人默契的配合,這首歌的初舞臺堪稱神級,換成其他任意雙人組歌手都很難超越。
有種數值的美……
餘惟謙虛地擺手,腦子裡卻在想一個更現實的問題,自己跟他兒子是同齡人,他叫自己老弟是不是差輩了?
“這歌,量身定做的吧。”
就連習慣性沉默的蔣櫟都主動拉開了話匣子,餘惟這歌可不是單曲改的,無論是歌詞編曲明顯都是奔著合唱創作。
出發點就是合唱的一首歌,祁洛桉不僅是主唱,歌曲風格還跟她音色極其適配,甚至連音域都考慮到了,這還不是量身定做?
被蔣櫟這麼一提醒其他人也反應過來了,這首歌兩人都是演唱者沒錯,但餘惟只是用高音和音樂技巧為作品增色,顯然是輔唱。
能讓新生代音樂之星打輔助,女聲負責的部分還極其適配,這不是量身定做還能是什麼?
要不是一開始祁洛桉完全唱不上去她自己都快信了,起初她都懷疑餘惟是針對性地坑她,怎麼現在改成量身定做了。
被嘉賓這麼一說她也有點搞不懂了,難不成餘惟真的在替她考慮才特地創作了這麼一首歌?
出於理性她絕對是不信的,可是餘惟剛剛說她是青鳥誒……
怎麼可能量身定做,餘惟只是優秀音樂的搬運工,可能在選歌時確實有參考祁洛桉的聲線,但也僅此而已。
帶著問題找答案,能不合適嘛。
蔣櫟看向祁洛桉的眼神裡滿是羨慕,他沒有寫歌的才華也就罷了,怎麼在娛樂圈打拼這麼久,連個願意給他寫歌的都遇不到?
跟這些天賦選手拼了。
他多少有點慶幸自己只是個飛行嘉賓拍一期就走,要是被餘惟天天“才華霸凌”他肯定得瘋。
蘇歆楠的點評更為離譜,絲毫不吝嗇溢美之詞,直接給餘惟誇上了天,就差上臺單膝跪地高喊你是我的神了……
“楠姐不至於。”
她敢誇餘惟都不敢認啊,誇這麼狠節目播出以後他要被寫進華娛裡當反派的,主角高喊著“殺餘狗,搶女神”就衝過來了。
最後一場演出是孟寒和計程車小哥帶來的農業重金屬搖滾,結果兩人一開口餘惟就繃不住了,居然是方言。
孟寒幾乎推翻重構了一首自己的老歌,不僅改編成了方言,更是在其中加入了很多流行元素。
餘惟甚至從中聽見了引擎的嗡鳴聲,方言搖滾那叫一個刺激,場子嗨到不行,如果沒有《飛雲之下》,他們這組可能才是今天的最佳。
節目在燃炸的搖滾中落下帷幕,沒有上升和所謂的感情牌,只留下承載著四首歌的音樂故事。
直到聽見導演“收工”的喊聲,餘惟這才鬆了口氣,他錄過三期綜藝,這次絕對是壓迫感最強的一次。
音綜無弱旅,尤其是有歌王實力的孟寒,要知道這首方言搖滾他只是抱著玩的心態做的改編,但品質依然令人咂舌。
這些成名已久的音樂人,動起真格絕對能把音樂玩出花來,可不是簡簡單單用一兩首歌就能超越的。
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草木不爭高,爭的是生生不息,積累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錄完節目餘惟剛打算離場,卻被蘇歆楠攔住加了個微信,祁洛桉在旁邊看在眼裡,莫名有些好笑。
感覺距離在文娛小說裡看到餘惟不遠了……快進到《華娛:從截胡餘惟開始》。
說不定已經有了。
祁洛桉乾脆開啟小說軟體開始找,寫餘惟的新書暫時還沒有,但文抄公《心牆》的已經有了,打分系統也有幾本。
網文是一個巨大的跟風,趕熱度也得手快,跑得快的有肉吃,跑得慢的只能被讀者當代餐。
還是那種書友圈發帖“不如xxx”的代餐,學人者生,似人者死。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