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口坐定了,拉里拿過選單,第一眼就看見上面工整小楷書寫的中文選單,和歪歪扭扭附上的英文菜名。
“炒雜碎”、“芙蓉蛋”、“臘腸”、“海鮮炒飯”“幹炸香菇”……
此時的選單還非常簡單,粗看就像是碼頭上抄寫的密密麻麻的取貨單一樣。
拉里抬頭看了看父母,只見他們一副隨時要跟其它食客們同歸於盡的大義凜然樣,就搖了搖頭,自作主張點了四個菜,一個魚湯。
小夥計極少見到白人來這個餐館,此刻正躲在遠處不敢過來,這選單是老闆親自送來的。
聽到拉里快速的點的幾個菜,老闆趕緊點頭答應,然後到後廚親自吩咐廚子炒菜。
其它食客們盯著拉里一家三口呆了半天,才又小小心翼翼的恢復進餐。
趁著上菜的空檔,拉里開始給父母講解起“獎金”的事來。
“營業部打算對在開發客戶、維持客戶交易規模的優秀員工,予以額外獎勵,而這將刺激其它平庸的員工,也同樣為公司做出超額貢獻,這,就是獎金。而我,是潘恩韋伯證券公司第一批授予獎金的優秀員工之一。”
拉里已經想了一路了,此刻已經將這套謊言編的天衣無縫。並且他說的這些話裡,什麼開發客戶、什麼交易規模,這些詞語在英語裡都是專有名詞,聽起來就很高大上。
拉里重生之後有個發現,就是英語跟中文不同,是天然分階層的。
普通美國人,根本接觸不到某些專業的圈子,自然也不可能知道相關詞彙是什麼意思。
若是前世的中文,你說股息、佣金、代客理財,那些不懂金融行業的普通人就算是不知道具體的意思,但也能猜個大概,理解也不會出重大歧義。
但在英文世界中,這些專有名詞就可以讓普通人望而卻步,隔行如隔山。
如果非得在中文語境裡找個對應的例子,那就彷彿普通人聽土匪說黑話一樣,什麼天王蓋地虎、什麼天冷塗的蠟,根本聽不懂對方在說什麼。
此刻,英語這些特殊的階層隔離和圈層隔離就發揮了作用,拉里父親和母親迷迷糊糊的聽拉里講了半天,似懂非懂的點點頭,覺得自己兒子綜合起來的意思,就是這錢是公司給的“小費”,不是什麼邪門歪道得來的。
“好吧,利文斯頓先生,我錯怪你了。”母親臉上露出了笑容,左右看看四周沒人注意這裡,緊緊攥著那迭票子遞還給拉里。
拉里忙擺擺手,低聲道,“媽媽,我的錢夠用了,這錢給你吧,你們剛買了農莊,也沒剩多少錢了。”
母親聞言回頭看了看父親,父親卻嚴肅的搖搖頭,“不,這是你賺到的錢。存起來吧,我們的錢還夠花銷。”
“爸爸……”
拉里剛想要爭辯,父親就用嚴厲的眼神制止了。他用手指環繞了一圈,那意思就是,在這環境裡並不適合多說這些話題。
望著媽媽遞來的錢,拉里只能先接過、收起來。
但拉里能看出,母親一直保持著微笑。
不一會,拉里點的四個菜和一個魚湯被餐館老闆親自端了上來。
“先生……本店很榮幸你們能來這裡吃飯,請享用晚餐。”
餐館老闆又貼心的給三人各自身前放了盤子和刀叉,這是照顧到白人用餐的習慣。
拉里有意迴避使用筷子,而是用湯匙和刀叉幫助父親母親分配菜餚,父親母親吃了兩口,臉上露出了奇怪的表情,
“好吃嗎?”拉里滿懷笑意的問。
“不好吃!”母親搖搖頭,“這些食物的味道很怪。”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