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利堅,我是華爾街傳奇空頭

第24章 換算表

“喏,孩子,拿去,這就是你要的換算表。呵呵,我真的很好奇你要這個做什麼?也能幫你賺錢嗎?”

拉里笑著接過老店長找到的換算表和小冊子,並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而是問,“多少錢?”

“25美分,這種屬於專業領域的工具資料,賣的價格不會很貴。”

拉里將25美分的硬幣遞給老店長,然後埋頭觀看起來。

換算表很簡潔也很準確,記錄了目前歐洲各國正在逐步普及的公制,以及美國用的英制單位的換算公式。

1英畝約合0.405公頃,如果換算成平米,則是4046.86平方米。

拉里不清楚同時代中國清朝的土地怎麼換算,但民國之後,中國的傳統度量衡將跟公制掛鉤,一公頃等於15畝,則換算可知,每英畝的土地大約是6畝地。

蒲式耳這個單位很奇葩,拉里發現,這特麼竟然是個容量兼重量單位。

並且玉米、小麥、大麥每蒲式耳的重量還都不一樣。

按照目前美國東海岸州的一般習慣,每蒲式耳的玉米大概56磅25.4公斤,每蒲式耳的小麥60磅27.2公斤;

而每蒲式耳大麥大概是48磅21.8公斤。

還有槍械的口徑,美國以英寸為槍械口徑的單位。

那麼點22口徑就是0.22英寸,換算成公制就是5.56毫米;

點30口徑就是0.3英寸,約定於7.62毫米;

而槍械裡0.38口徑卻是0.357英寸,大概是9毫米多一點;

點50英寸則大概相當於12.7毫米口徑。

拉里看完換算表,又在腦子裡換算了前世中國人習慣的度量衡,頓時感覺頭腦一陣昏厥。

第一次,拉里從英制的度量衡裡感覺到了前世所謂“屎山程式碼”的感覺。

但拉里還是堅持著在內心裡將這些單位都做了換算,否則拉里覺得自己對這些英制數字根本沒有代入感。

好在拉里本人的腦子是非常快的,記憶力也很棒。這些繁複的公式,拉里用不了一會就基本上都記住了。

看完換算表,拉里又翻了翻那本小冊子。

那本小冊子是美國一個旨在推廣國際公制的組織撰寫的,大意就是講述公制的來歷,以及英制單位如何不合理,要求美國國會批准後續美國全面接軌國際公制。

不過這些並不是拉里著急得到的知識,所以他隨便翻了幾頁,也就將小冊子和換算表夾在胳膊裡,舉帽向老店長告別。

回到潘恩韋伯證券公司,拉里將禮物送給了湯姆,並且取過一個杯子,兩人共同暢飲可口可樂。

湯姆喝了一口可樂,臉上露出一個微笑,舉起杯子仔細看裡面騰起的小氣泡,

過了一會,湯姆才說,“嗨,拉里,這玩意真棒。有這個生產廠家的股票嗎?我都想買些他們的股票,存起來。”

拉里撇撇嘴,“沒有啊,現在華爾街交易的股票都是製造業、鐵路運輸和資源型的工廠股票,他們可能需要很久才能意識到,生產飲料的公司也具有股票投資價值。”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