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利堅,我是華爾街傳奇空頭

第85章 做局(4K為8月求月票)

手捧著這本珍貴的《國富論》,拉里走出了摩根先生的私人圖書館。

站在紐約街頭,將小皮箱夾在腋下,拉里輕輕的開啟了那個書籍禮盒,拿出了那本出版於1776年3月的書籍。

這書的全名叫《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分為五卷,封面採用皮質裝訂,內頁則是手工造紙,典型的18世紀學術著作風範。翻過書的背面,那裡寫著這本書的定價:1英鎊16先令。

看到這個價格拉里一驚,心說這本跟美國同齡的書,當時的定價就這麼貴啊?

100年前我不知道,現在5美元才能兌換1英鎊……

這書是真貴!何況還是首版!

摩根先生出手果然不一般。

他那張純金名片應該是18k金的,否則就太軟了。但這種手筆也讓人吃驚。

拉里知道這種書籍翻閱的時候需要戴手套,所以並不打算在這裡開啟看,可他又非常好奇剛剛摩根先生在扉頁上寫了什麼字。

於是,拉里用手指肚輕輕的掀開皮質書皮,赫然就在第一頁看到了摩根先生那句耐人尋味的話,

“給現在的朋友、未來的對手——j.p.m。”

拉里看到這句話都迷了,他心裡馬上想起之前羅根曾經對他說的話——“要麼你考慮一下收買我的靈魂吧?我的靈魂比你想象的便宜的多……”

當然,這只是拉里第一時間的反應。

如果當時摩根先生真的露出招徠自己的意思呢?自己會不會答應?

拉里想了想,覺得如果拋去此刻沒出生的人不算,此時的、當代的各種人物,還沒有讓自己無償付出忠誠的人存在。

即使是暫時的合作,為的也是更好的壯大自己,而不是與誰永遠的綁在一條船上。

而等到利益相沖突時,再好的夥伴也將成為對手。

在這個意義上來說,摩根先生說的沒錯。

唯一讓拉里困惑的是,按照摩根先生的評語,他對自己的評價,比自己想象的還要高。

拉里有些不解,難道這種重視,就是源於剛剛那短短的十分鐘對話?

那摩根先生看人的眼光比自己想象的還毒辣……

他捧著這本書回頭看了看摩根先生的私人圖書館,然後吸口氣、聳聳肩,將這本書放回禮盒,又將禮盒珍而重之的放進小皮箱。

不過,經過短暫的迷思,拉里收攝回了心神,眼神重新銳利起來。

現在不是感慨的時候,此時最重要的是安排後續的佈局,要給那些暗中在柯爾特槍械股票上吸籌的莊家以沉重一擊,並且要把本來屬於自己的錢賺到手,這就需要仔細的謀劃了。

拉里在原地思考了半天,有了個初步的計劃,但隨即,他又把初步計劃推翻了,因為按照拉里的一貫經驗,初步計劃是最不靠譜的,因為隨便什麼人都能想到。

如果別人也這麼想呢?我又該如何應對?

拉里思索著,又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思考了片刻。

隨即,拉里找到了這次操盤的最關鍵線索:摩根先生讓自己親自帶話給柯爾特公司,他將參與柯爾特公司的股票增發專案,並且很願意成為柯爾特公司董事會最重要的出資人之一。

上述這條資訊,除了摩根先生和他最親密的合夥人之外,只有自己知道。

以摩根先生團隊的嚴謹和職業素養,拉里不相信他們可能會洩露資訊,而摩根先生這麼大手筆的人,也不可能賺柯爾特股票波動那三瓜兩棗的錢。

所以,自己口中握著的這條資訊,將成為主導整個事件最關鍵的那個點。

什麼時候披露這條資訊,將決定著柯爾特公司股價的走向。

拉里想到這裡,心裡湧上個清晰的思路——這次,自己也可以做一次局!

想到這裡,拉里再不猶豫,提著皮箱在街邊攔了一輛出租馬車,

“去紐約大中央車站!”拉里向車伕吩咐道。

.

拉里在大中央車站買了最早一班,晚上開往紐黑文的列車,這班火車到了紐黑文是第二天凌晨5點。

由於從紐黑文開往哈特福德的火車隸屬於另外一家鐵路公司,拉里又在大中央火車站另外一個售票口買了週四中午12點的另一班火車,而該火車將於1月29日週五晚上5點50分到達哈特福德。

這將給拉里帶來週六半天的交易時間。

這時間足夠了!

隨後,拉里前往最近的西聯電訊電報局。

之前,華萊士先生要求拉里一有結果就拍電報給他。

但拉里這封電報的草稿卻寫的是:

“我將於1月29日週五晚上6點坐火車趕回哈特福德,鑑於該事件非常複雜,著請華萊士先生單獨一人於週五晚上六點在火車站等我。該要事必須面談!切記,請華萊士先生單獨前來。當否請回電確認。”

撰寫好電文後,拉里一再思考,確定沒有問題之後,才將這封電文和華萊士先生給的地址遞送給電報局的工作人員。

工作人員向拉里確認了電文,按照單詞數量和傳送的地址向拉里收了2.5美元的電報費用。

發完電報,拉里坐在一旁耐心等待。

不到一個小時,回電到了,上面簡簡單單的答覆道:華萊士先生同意赴約,1月29日晚在哈特福德火車站不見不散。

拉里點點頭,將這封電報撕個粉碎,隨即丟到了垃圾桶。

拉里走出電報局大門開啟懷錶看了看,此時才中午12點15分,距離晚上火車發車時間還有8個小時。

於是拉里信步走到街邊,向賣報紙賣雪茄的小販買了一隻據說是古巴雪茄的1美元雪茄,隨即在那裡當場點起雪茄,並向小販詢問,紐約此時最好的牛排館在哪裡?

小販回答,切爾西區第九大道的老宅牛排館是紐約最古老的牛排館,但離這裡最近的則是位於曼哈頓西36街72號基恩斯牛排館則是紐約文藝界和金融精英的聚集地。

因為曾經為菸斗俱樂部,所以天花板上懸掛了數萬只名流的菸斗,更因此成為現在紐約最火爆的牛排館。

拉里問清楚了方向,向南走過兩個街區,來到了基恩斯牛排館。

此刻正是中午人最多的時候,牛排館雖不至於排隊,但拉里也是等了五分鐘才等到一個還算優雅的卡座。

“您要點什麼?”一個看著年齡跟拉里差不多大、穿著白圍裙的餐館女侍者走過來問。

拉里把小皮箱放在身側,轉頭問道:“你們這裡什麼菜最拿手?”

“招牌羊排!!”女侍者很認真的朝拉里點頭說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