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還是走到了這一天,小說要上架了。
首先的首先,我要感謝一下我的責編透明大大,是他把我撈了起來。
我這本書是直髮的,離開起點幾年了,根本不懂起點現在的規則。
那時就有群友@我說,“為什麼直髮?你是不是壓根就不想過籤?”
我記得群友說這話的時候是中午一點,那時我就有點沮喪。但五點鐘,明大的簽約站短就來了。
然後就是加q、入群、簽約、在明大和作者群的各位大大鼓勵下繼續寫作。群裡氛圍挺好的,有想投稿的可以試試明大這裡。
.
上架首先要感謝各位讀者大大,這並非單純是“讀者是作者的衣食父母”;對於我來說,這本書和讀者的支援還有另外一層含義,那就是支援!
我們一起完成《股票大作手回憶錄》,一起完成傑西·利弗莫爾粉絲的心願,一起將這位華爾街歷史上最偉大股票作手的事講給更多的人聽。
沒有你們,我是無法完成這文版《股票大作手回憶錄》的。
明眼人都能看清楚,這本書是愛德溫·勒菲弗《股票大作手回憶錄》的網文小說版,是華爾街傳奇大空頭傑西·利弗莫爾的同人作品。
拉里·利文斯頓也是傑西·利弗莫爾在書中的化名。
傑西·利弗莫爾一生四起四落,每次都在一無所有的情況下,憑藉著報價機再次成為頂級富豪。
有人曾經評價他說——利弗莫爾是這樣一個人,當他一無所有的時候,你把他關進小房間,只需要再給他放一臺報價機,那麼三個月後,他就能再次成為百萬富翁。
事實也同樣如此,利弗莫爾常說的那句話“一個人在正確作為後賺取百萬美元,要比他在懵懵懂懂時候賺取幾百美元還容易。”
無須諱言,我一直是傑西·利弗莫爾的狂熱粉絲。
不管是《股票大作手回憶錄》,還是他親手寫的那本《股票大作手操盤術》,都是我喜馬拉雅裡迴圈播放的音訊。
在日常交易中,我也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記來自傑西·利弗莫爾的教導和警示。
最早知道利弗莫爾,我還是從《克羅談投資策略》那本書,作者斯坦利·克羅也是利弗莫爾的粉絲之一,他也是個偉大的投資者,甚至模仿利弗莫爾出海釣魚。
對了,斯坦利·克羅也有一句名言我牢記在心,那就是“kiss(keep it simple,stupid),務求簡單,簡單到不必用大腦的地步。”
他另一句話也很好——只有時刻惦記著損失,利潤才可以照顧好他自己!
.
寫這本書是個美麗的意外。
我之前回來寫書,寫的是一本其他題材的小說。當時我想的就是,如果我出名了,就把傑西·利弗莫爾的事當做藍本,再寫一本高武或者是奇幻版的《股票大作手回憶錄》。
你們別笑,我當時真是這麼想的:主人公利用槓桿的力量,獲得遠超其它人的功法,然後把築基丹當豆子吃……
後來一天去幼兒園接女兒,忽然腦子就是一個激靈,誰規定不能直接穿越利弗莫爾了?
如果用真實的筆觸去還原100年前他每一次交易的驚心動魄,那豈不更加能體現出利弗莫爾的傳奇之處?
心裡存了這個念頭,我就沒辦法控制自己了,當天下午就在起點上傳了這本《重生美利堅,我是華爾街傳奇空頭》。
這本書的寫作過程是我之前從來沒有經歷過的,那就是我根本不是在寫作,而是在記錄。
可能是受利弗莫爾多年的耳提面命,開始二十多章我根本沒有“寫”小說,沒有大綱細綱,不用編劇情和衝突。
我腦子裡就有一個14歲的金髮男孩,我看著他走到對賭行下單、我看著他在櫃檯拍下交易單、我看著他賺的大錢之後快樂的抽雪茄。
偶爾,我覺得他太順利了,給他搬幾塊石頭放在他必經之路上,然後看著他將那些小石頭一腳踢開。
之前我小說劇情裡有個很多人提意見的橋段,就是拉里將歐陸快速運輸的交易單交給羅根去兌現。
我不是給自己開脫,當時我確實是問過腦子裡那個14歲男孩,遇到這樣的情況,你該怎麼辦?
腦子裡的傑西·利弗莫爾回答:
“能怎麼辦?不過就是一次交易而已,不過就是兩千美元。
成了我就獲得了錢和朋友,錯了大不了止損。對我的損失來說不過就是600美元的本金而已。”
傑西·利弗莫爾真的是個最職業的交易者,對他來說,什麼事都很簡單:
如果我正確,我就持有,並且把我應當獲得的每一分錢都裝在口袋裡;如果我錯誤,那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大不了就是止損罷了。
在寫這些橋段和其它一些有爭議的劇情時,錯的不是傑西·利弗莫爾,而是我……
利弗莫爾可能會做出這樣的決定,但我筆力有限,沒有把利弗莫爾本身的性格鋪墊好,就匆匆丟出了劇情……
是的,這事不怨讀者,也不怨我腦子裡那個利弗莫爾,真的只怨我自己。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