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里拍了拍他的肩膀,思考了幾秒,提出個建議,“對了,我還有些事得麻煩你,如果你能辦好,你就能賺一筆外快。”
“您說的是什麼事?只要是我力所能及的,我肯定全力以赴!”威廉·波音說道。
拉里點點頭,思考了一會說道,“週日,我要去跟人談些生意,辦個小工廠。以後我未必有時間能長期盯著那裡,我需要個核算支出的自己人,你就當是公司的會計,你感興趣嗎?”
威廉·波音臉上露出驚訝的神色,“您說的是讓我當會計嗎?我、我不懂公司賬目啊!我才十二歲。”
拉里擺擺手,笑著說,“不是真讓你當會計,就是去了核算一下機器的價格、大概管管賬目,估計也就是一個月,等公司走入正軌以後自然就不需要你了。”
“那行!我可以的!”威廉·波音露出個堅定的表情。
拉里朝他笑了笑說,“好好幹!你的報酬就是到西雅圖旅行的全部支出。”
.
拉里回到辦公室,腦子裡都是剛剛想到的幾個鐵路股股票,那些響徹股市的鐵路上市公司,動輒就是優厚的分紅派息方案,都是市場上的寵兒。
拉里有時候很好奇這些鐵路公司從哪裡來這麼好的業績。
19世紀,鐵路的發明改變了美國的國運,透過修築鐵路,美國的沿海地區和內陸地區次出現了高效的運輸方式,並使得美國東西海岸第一次實現高速貫通。
美國鐵路大亨範德比爾特,他就是透過修建鐵路成為美國的頂級富豪的,拉里到今天還記得範德比爾特在紐約阿斯特酒店的豪奢之舉。
鐵路修到哪裡,哪裡出現繁華的城鎮,火車先是帶來了移民,然後就是貨物,再有就是資源和工業品。
或者應該這麼說,正是因為有了鐵路的發明,美國才從一個農業國,正式變成一個強大工業國。
前幾天拉里看到《波士頓環球報》的一篇社論的總結:1881年到1890年這10年間,美國共修建了7.3萬英里、約合11.8萬公里的鐵路,這一速度創下了人類基建史上,空前絕後的記錄。
拉里回憶起前世上學的時候看過的資料,就算是在2003年的中國,全國鐵路通車總里程才7.3萬公里。
到1892年,全美鐵路總里程已經達到17.9萬英里了,換算一下,大概28.8萬公里。
據《波士頓環球報》的統計,此時美國的鐵路里程已經佔全球鐵路總里程的近50%了,遠超歐洲各國的總和。
美國確實是當之無愧的人類第一代基建狂魔。
現在問題來了,既然美國鐵路系統這麼高效、賺錢,為什麼它們在幾十年後會被汽車和公路完全取代呢?
當然,萬事萬物都有興盛和衰敗的週期。不過現在拉里最感興趣的是:鐵路股到底什麼時候衰敗、自己是不是也能從鐵路股的暴跌中賺那麼一小筆……
自從炒股之後,拉里現在看什麼東西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能不能透過這個東西對應的股票裡賺些錢。
這簡直就是投資者的本能。
想到如今高高在上的北太平洋、聯合太平洋的股票有一天也會下跌,拉里覺得不空它一筆,真的對不起自己穿透時間的眼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