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問題。”蘇晚晚帶著他們參觀了車間,“我們的生產完全按照規範進行,絕對沒有違法行為。”
檢查結束後,工作人員確認沒有任何問題,準備離開。
“請問是誰舉報的?”蘇晚晚問道。
“這個我們不能透露。”工作人員搖搖頭,“不過舉報內容確實不屬實。”
工作人員走後,蘇晚晚和霍景深交換了一個眼神。
“又是李明星。”霍景深肯定地說道。
“他這是在自掘墳墓。”蘇晚晚冷笑,“連續的惡意舉報,只會讓相關部門對他們產生懷疑。”
“那我們接下來怎麼辦?”楊廠長問道。
“繼續按計劃進行。”蘇晚晚說道,“明天我要去拜訪幾個潛在客戶,爭取拿到新訂單。”
當天晚上,蘇晚晚在家裡接到了一個意外的電話。
“請問是蘇晚晚蘇總嗎?”電話裡傳來一個陌生的聲音。
“我是,請問您是?”
“我是《時尚週刊》的編輯張雅琳。”對方說道,“我看了關於你們工廠的報道,很感興趣。”
蘇晚晚眼睛一亮:“張編輯,有什麼可以幫您的嗎?”
“我們想做一期關於傳統制造業轉型的專題報道。”張雅琳說道,“你們工廠的情況很典型,我們希望能深入採訪一下。”
“當然歡迎。”蘇晚晚立即同意,“什麼時候方便?”
“明天下午可以嗎?我們會派攝影師和記者過去。”
“沒問題。”
結束通話電話後,蘇晚晚興奮地給霍景深打電話。
“真的嗎?《時尚週刊》要來採訪?”霍景深也很興奮,“這可是個大好機會。”
“是啊,這個雜誌在時尚界很有影響力。”蘇晚晚說道,“如果報道出來效果好,對我們的品牌推廣很有幫助。”
“那你明天要好好準備一下。”
“當然。”蘇晚晚已經開始在腦海中構思採訪內容了。
第二天下午,《時尚週刊》的採訪團隊如約而至。張雅琳是一個三十多歲的知性女性,穿著很有品味。
“蘇總,很高興見到你。”張雅琳主動握手,“你比我想象的要年輕。”
“張編輯過獎了。”蘇晚晚微笑回應。
採訪進行得很順利,張雅琳問了很多關於工廠轉型、產品設計、市場定位等方面的問題,蘇晚晚都回答得很詳細。
“你的設計理念很有意思。”張雅琳看著蘇晚晚的設計稿,“既有國際化的元素,又保持了東方的韻味。”
“我認為好的設計應該是融合的。”蘇晚晚說道,“不能一味模仿西方,也不能固守傳統,要在繼承中創新。”
“那你對中國時尚產業的發展有什麼看法?”
“我覺得中國時尚產業正在經歷一個重要的轉折點。”蘇晚晚思考了一下,“以前我們主要是代工生產,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注重原創設計和品牌建設。”
“你們工廠在這個轉折點上扮演什麼角色?”
“我們希望成為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典範。”蘇晚晚說道,“用優質的產品和服務,證明中國製造同樣可以做出世界一流的時裝。”
採訪持續了兩個多小時,攝影師還拍攝了大量的工廠照片和產品圖片。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