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

第六十八章 開闊的思維(二更)

若是楊二有點出息,說不定幾百年後,就會有個鐵杖廟或者麥公廟……

“這麻絲一年,來去一萬貫沒有,六七千貫還是有的。從懷遠北上豐州,若是還想做西突厥的生意,可以西向彌峨川停留,那裡有個榷場是吧?”

老張扭頭看著正在數錢的懷遠郡王李思摩。

思摩點點頭,一邊串錢一邊道:“那裡水草豐厚,最是適合放牧,還有七八個黃羊群,以往諸部都是在那裡交易。鮮卑兒每次都要賺不少。”

鮮卑兒說的是呼延部,首領以前是劼利封的俟斤,曾經跟著南下撈了不少。後來劼利戰敗,卻沒有懸崖勒馬,最後就被豐州都督勿謂言之不預了。

死狀慘烈,許久沒見的五馬分屍粉墨登場,讓呼延部還負隅頑抗的人都紛紛表示大唐皇帝真是英明神武,我等早就有心歸附。

最讓張德佩服的是,這群鮮卑兒居然毫不猶豫跑去永豐登記戶口,說是自己改了名姓呼延,也有改姓呼的。

基本上政治主張很明確,堅決擁護天可汗,誰做可汗擁護誰。這讓老張不得不讚嘆,民族兄弟覺悟就是高。

“彌峨川西北是戈壁了吧?”

張德又問李思摩。

將錢打了個結,點了七百個就算一貫的懷遠郡王點點頭:“從漠南去峽口山,就是走這條,以前教訓吐谷渾人,也是走這裡。統葉護死的那年,本來我還勸說可汗西向,奈何……”

李思摩感慨萬千,然而老張卻是冷笑,你們可汗不傻逼,我們豈不是還要多費功夫乾死你們?

貞觀二年發生的事情挺多的,不過那都是前年的事兒了,再說西突厥那地方現在也不太平,橫豎將來都是碗裡的肉。

不過不管怎麼說,居延海這地界兒,絕對屬於可以大撈特撈的好地方。

因為這兒三不管,尤其是唐軍在附近也不多,突厥又亡了,可以合法避稅。

從去年開始,居延海就有點兒興旺發達的樣子。老張既然來了西河套,豈能不讓人打聽訊息?

那邊交易的東西不少,但是用來裝東西的物事卻不多,所以張德現在趕工做簡易麻袋編織機,也是準備多撈一筆。

再說還有麻繩呢,草原上光繩套就能賣錢,而且用量極大,毛皮捆紮,糧食打包,帳篷固頂,圈地座標,還有各種保護用處,最是適合沙漠草原環境。

以李思摩的名頭,加上堂堂大唐男爵的資歷,甩諸胡一臉絕對沒問題。

而且李思摩手底下的人大部分都是劼利舊部,本來就不怎麼鳥他,執失思力就跑去給李董做策劃了,整個突厥殘黨跟一群脫了韁的瘋狗似的,老張稍微給點甜頭讓他們去咬人,還是能做到的。

“所以說,做官的還是要與時俱進,做到窮則思變。我看這個太谷縣令,很有一點開闊的思維。四哥,送個帖子過去,約個時間吃飯。”

“大郎,莫非我們還要去河東?”

“不然怎地?我還準備去一趟定襄都督府,給叔父送些用度過去。”

張德突然想起什麼,又問重新串錢的李思摩,“郡王,勻我五百騎士護送,如何?”

“披堅執銳,恐有流言。”

“不帶甲具,一人一弓雙馬。包行程吃喝糧草,一天一人二百文。”

“五百文。”

“五百文就五百文。”

“那晚點兒回來也沒事,替我向鄒國公問候一聲。”

張德不得不承認,放棄治療報復社會的李思摩,已經徹底沒有突厥佬的那點基本素質。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