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紹光率領一萬太平軍南下後,與青浦城的陳炳文、郜永寬合兵一處,總兵力達到五萬多人。上海方面的壓力驟然劇增,一日間便連丟泗涇、七寶兩鎮。
李秀成也拿下松江城,南北兩路大軍一同壓向上海,距上海二十里處連營二十餘座,團團把上海包圍了起來,拿下上海指日可待。
洋鬼子在反攻青浦的時候被譚紹光部擊敗,損兵折將達一千多人,經此一戰便被太平軍嚇破了膽子,龜縮到上海後急忙宣佈中立,決定不再幹涉上海周圍三十里的所有軍事行動。連曾國藩都上奏朝廷,對洋人加以不屑地指斥:“夷人之畏長毛,亦與我同,委而去之,真情畢露。”
李鴻章的淮軍此時便派上了用場,在虹橋、漕河鎮、法華鎮、徐家彙方向硬生生的擋住了太平軍的進攻。倒不是淮軍有多英勇,武器裝備有多先進,實在是李鴻章親自在前線督戰,後退者便立即斬殺。淮軍沒了退路,只能拼死在前線抵抗,這才放緩了太平軍進攻的步伐。
上海的淮軍根本就沒放在李秀成的眼裡,唯一讓李秀成揪心的就是從南京發來的洪天王的調令,急命李秀成回兵南京,因為此時曾國荃率領的湘軍已經攻到南京雨花臺附近,洪天王上個廁所都能聽見湘軍的炮響了。
這時有戰報傳來,更是讓李秀成面如土色,口吐鮮血。蘇州方面剛剛傳來訊息,城外發現大規模淮軍騎兵,手持清字旗,已於昨日和守城士兵交上火,並炸燬蘇州北門城牆一段,請李秀成立即回兵救援。
“慕王,這是怎麼回事?蘇州城外怎麼會發現淮軍的?”
劉秀成連夜把眾將領從前線召集了回來,把奏報扔給了座下的譚紹光。
譚紹光拿起奏報也是滿臉的不解,蘇州是南京城的大後方,整個蘇福省都控制在太平軍的手裡,周圍從未發現過清軍的蹤跡,誰有這麼大的膽子竟然敢侵擾蘇州城。
“慕王,你看會不會是喬志清搗的鬼?”
顧雲飛伏在譚紹光的耳邊輕聲提醒。
“喬志清?先不要吱聲,待會再詳談。”
譚紹光皺了下眉頭,小心吩咐了一聲。
“你倆在嘀咕什麼呢?”
李秀成看著譚紹光吞吞吐吐的樣子臉上有些不悅。
“稟告忠王,屬下以為蘇州城佈防嚴密,城池堅固,不是誰想拿就能拿的下的,這一小股清妖恐怕只是想引起我們的恐慌,來個圍魏救趙而已,如今之計只有儘快攻下上海,平定淮軍的勢力,鞏固蘇褔省的大後方,再回兵掃滅流竄的清妖。”
譚紹光沉思後說出了自己的建議。
“來不及了,天王已經急召我等回兵南京,蘇州又發生這麼大的事情,本王沒有時間再顧忌上海了,近日本王就回兵南京,你等在此嚴加布防,等本王解決掉南京之圍,再回師奪取上海。”
劉秀成不耐煩的揮了揮手,示意眾將領退下。
“屬下領命。”
眾將領面面相覷了一番,躬身退出屋去。
譚紹光與顧雲飛回了營所,剛進門,譚紹光就大聲抱怨道,“忠王這是怎麼了,越來越沒有魄力了,上海如今被團團圍困,城破是早晚的事情,我們怎麼又要放棄,哪裡還有兵力回師南京?”
顧雲飛關上房門,小聲勸道,“忠王的日子也不好過啊,洪天王在南京城養尊處優慣了,早已沒有了雄圖大志,只想收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南京如今危在旦夕,依屬下看,城破是早晚的事情,忠王現在退兵,肯定會撤走所有的精銳部隊,李鴻章一定會趁勢反攻,我們得提前做好準備才可。”
“你是想讓本王投靠清妖嗎?”
譚紹光語氣突然變的冰冷了起來。
“慕王說的哪裡的話,我顧雲飛也是鐵骨錚錚的漢子,怎麼會有這種苟且的想法,屬下的意思是我們能放棄蘇褔省,撤防到廬州與英王會和,向西進軍川陝,那裡清妖的勢力薄弱,等我們重新開闢新的根據地,招兵買馬,再興兵討賊,光復我太平天國的大業。”
“你是說陳玉成嗎?他自從安慶一戰,就被湘軍壓制的抬不起頭來,如今也是危在旦夕,我們去與他會和,豈不是自討死路?況且忠王待我不薄,我有今日全靠忠王的提攜,我又怎麼能背叛於他。”
譚紹光的表情有些微怒,他與陳玉成分屬不同的陣營,從來都是面和心不合。
“可是英王能征善戰,實屬我天國的一員悍將,慕王若是與他聯合,定會如虎添翼,開疆擴土,重振我太平軍的威名。”
顧雲飛繼續勸說。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