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狀態很好,這是一個五千多字的大章,老魚也懶的分了,直接上傳。
有了李愔的吩咐,再加上高重辦事得力,很快就籌到了一大筆錢。至於茶葉作坊的事卻有了變化,因為劉虎向李愔建議:這炒茶的方法很簡單,一般人都能學會,如果想保密的話,還不如用王府中的奴僕,這些人沒有任何的人身自由,連性命都屬於李愔這個主人,只要不讓別人靠近茶葉作坊,就不用擔心有洩密的危險。對於好的建議,李愔當然立刻採納。事後他向文兒和畫兒兩個丫頭打聽了一下奴僕這方面的事,結果文兒解釋了半天,李愔才算搞清楚。原來在大唐除了嚴格的等級制度外,還有良、賤之分,所謂良人,包括皇室貴族、官吏、僧道和一般的平民百姓,而賤則是指賤民,其中奴僕就是賤民。而且奴僕還分為官奴與私奴,官奴主要是被籍沒的罪犯,而私奴則主要是平民因生活所迫不得不賣身為奴。
李愔王府上的奴僕都是官奴,所有人就是李愔這個梁王,這些奴僕大部分都是由司農寺分配來的,也有一部分女僕來自掖庭宮。如果沒有李愔的允許,這些奴僕終生都不能離開梁王府,甚至連婚配都得經過李愔的點頭,可以說沒有任何生命安全和人身自由。
文兒和畫兒講到最後,眼淚也止不住掉下來,她們在王府中的身份雖然比較高,但也算是奴僕的一種。她們兩個都是犯官之女,因姿色不俗被選入教坊司學習音樂舞蹈,後來被楊妃看中帶到身邊,直到前段時間才送給李愔。
對於兩女的遭遇,李愔雖然同情卻毫無辦法,畢竟整個社會的大環境如此,不是他一個人就能改變的。為了哄兩個女孩高興,李愔當面撕毀了兩女的契約,又讓人幫她們重新註冊了戶籍,算是恢復了兩女的自由之身。這讓兩個女孩對李愔感激涕零,透過這段時間的相處,她們也對李愔這位脾氣和藹的王爺充滿了好感,她們來到王府快半個月了,但李愔卻仍然沒碰過她們的身子,平時也從來沒對下人發過脾氣,私下裡她們也時常慶幸能遇到這麼好的主人,現在李愔恢復了她們的自由,更加贏得了兩女的忠心,打定主意要死心塌地的跟著李愔。 資本大唐14
不過幾天功夫,高重就派人收購了不少的茶葉,劉虎的茶葉作坊也早就開了工,不過作坊的地點由茶園遷到了李愔的梁王府,梁王府的面積很大,佔了將近半個安興坊,在王府的東北角,那一片是王府的作坊區,裡面有製衣坊、釀酒坊、造紙坊等等多個作坊,之前李愔設計的椅子、茶几等傢俱就是由其中的木器坊打造的,現在又多了一個茶葉作坊。這還得多謝高重提醒,要不然李愔還真不知道他的王府竟然還有這麼多的工坊。可惜這些工坊規模都不大,生產的產品只能供應王府中所需,一般不對外銷售,茶葉坊算是開了個先例。
“王爺,按您所說的三鍋相連炒茶灶已經砌成,現在效率一下子提高了好幾倍,六十個工人每天大概能出120斤茶葉,其中4斤生茶能出一斤茶葉,茶園的產量加上收購來的茶葉,大約有近萬斤,這樣算下來,大概月餘才能將全部茶葉制完。”劉虎一臉欣喜的向李愔報告了茶葉作坊現在的情況。李愔之前演示時是用一口鍋炒茶,不時的要調節鍋內的溫度,但在大規模炒茶時,用這種方法效率低下,所以李愔就將三鍋相連炒茶的辦法說了出來,由劉虎去實施,果然效率提高數倍。
“嗯,不錯,工人的獎勵制度一定要不折不扣的實行,每制好一斤茶葉就給他們五文錢的工錢,這樣才能充分的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李愔很滿意,但仍不忘提醒劉虎不要剋扣工人的獎勵。
李愔王府裡的工匠也都是官奴,理論上來說,奴僕們是沒有任何工作報酬的,衣食住行都由主人提供。但實際上主人為了調動奴僕工作的積極性,一般每月還是會發給他們一定的月錢,當然月錢的多少全看主人家的意思,對下人寬厚些的就給的多一些,而遇到那些對下人苛刻的主人家,月錢就給的極少甚至是完全沒有。
以前的李愔對下人極為苛刻,再加上樑王府的財政也不好,所以除了府上的管事級別以上外,其它的低等奴僕都是沒有月錢的。開辦茶葉作坊時,李愔就發現了這個情況,茶葉的採摘期很短,為了能儘量多的地加炒茶量,避免作坊裡的工人消極怠工,李愔當時就決定實行獎勵制度,每製成一斤茶葉給工人五文錢,多勞者多得。這下立刻充分調動了不少人的積極性,畢竟奴僕也是人,也有花錢的地方,以前是一分錢沒有,現在每天努力一下最少也能拿到10文錢,一個月下來就有300文,在這個時代也算是不錯的收入了。
“王爺對下人寬厚,小人敬佩之極,絕對不會剋扣工人的工錢,請王爺放心!”劉虎一臉堅毅的表示道,他作為作坊的主事人,李愔也給他開了每月兩貫的工錢,他主管茶園每月有一貫的月錢,現在加上工坊兩貫的月錢,算起來一個月三貫錢,幾乎和高重的待遇一樣了。
劉虎的表現讓李愔很滿意,又交待了幾句後就讓他退下了。品了品茶葉作坊炒制的新茶,發現比自己炒的要好上不少,這讓李愔更加滿意。還沒等他休息一會,高重卻又求見。
“殿下,新茶的銷售商家老奴已經找好了,今天特地帶他來見您!”高重進來躬身向李愔行禮道,大唐的商人地位極低,‘士、農、工、商’排在最末,商業更是被看作是賤業,以李愔的身份,是不可能打著梁王府的招牌去賣茶葉的,所以只能找信的過的商家代銷。
“噢,這種小事你做主就是了,不用帶人來見我!”李愔有些奇怪,按理說一個商人無論如何也用不著他親自接見,高重做為王府的管家,應該不會犯這種錯誤才對啊?
“殿下,這王家是掛靠在王府下唯一的商家,而且……而且王府之前有些地方對不住他,所以還是請殿下親自接見一下!”高重臉上的神色有些尷尬,說話也有些吞吞吐吐。
“我靠!是不是又是本王以前做的混帳事?”李愔頭疼的一拍腦袋,看到高重的神色他就猜出了幾分,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欠那個混蛋李愔的,以前的破事都要由自己來頂帳。
果不其然,高重十分尷尬的點點頭,現在這個肥太監也摸清了李愔的脾氣,膽子也大了許多,以前不敢說的話現在也有膽子說出來了。
經過高重的講述,李愔總算明白了這個王家和‘自己’的恩怨。之前已經說過,大唐商人的地位極低,別說是王公貴族,就是一般的平民百姓也不願意從事商業,但商業所產生的鉅額利潤卻又讓人很眼紅,所以富有的商人在社會中處於被宰割的地位,時不時的被人刁難或訛詐。為了擺脫這種被宰割的地位,各個商家紛紛尋找靠山,將產業掛靠在豪門旺族的名下,每年送上大筆的銀錢做為奉金,由豪門旺族為他們提供庇護。這樣一來,豪門旺族得到了需要的銀錢,而商家藉著豪門旺族的名望得以平安發展商業,算是一個兩贏的局面。這次來求見李愔的王家就是掛靠在他梁王府名下的唯一一個商家。
王家本來是長安城中的十大富商之一,家族產業在長安城也是數一數二的,本來是掛靠在應國公武士彠的府下,武士彠本來是李淵最信任的大臣之一,但從李世民登基後,應國公的權勢一日不如一日,王家的商業也受到影響,直到幾年前,王家找到門路掛靠在李愔門下,每年奉上數千貫供李愔揮霍,本來也算是相安無事。
但是就在去年,李愔參加趙國公長孫無忌的長子長孫衝宴會,宴會後眾人聚賭,李愔本來好賭卻又手氣奇臭,和長孫衝對賭最後輸急了,竟然將王家掛在他名下的酒樓店鋪作抵押。商人出錢將產業掛靠在豪門,豪門提供庇護卻也不會動這些產業,這已經成了商人和豪門之間預設的規則,但李愔那個二百五可不管這些,反正在他名下他就有權處置,結果全都輸給了長孫衝。後來長孫家拿著李愔籤的契約去王家索要產業,王家雖然氣憤,卻也不敢得罪長孫家,只能忍氣吞聲的將大部分產業奉上。
這件事的直接後果就是李愔的梁王府名譽掃地,再也沒有商人敢掛靠在他的府上。而王家則損失慘重,各個主要產業全數歸了長孫家,王家只剩下幾家小作坊店面勉強度日,從長安的十大富商一下子跌落成勉強餬口的小商人。梁王府當時的管家覺得過意不去,一直讓王家掛靠在梁王府,而且也不用他們每年交奉金,算是對他們的一點補償。
“混蛋!”李愔低聲罵了一句,他不但是在罵之前的李愔,更是在罵長孫家,很明顯李愔這個笨蛋被長孫家擺了一道,不但搞的自己名譽掃地,還給對方送上了大批的財產,簡直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想起上次在小學時,長孫無忌就陰了自己一把,李愔心中不禁暗暗警惕,看來以後對於這個陰險的長孫無忌,自己要多加小心才行。
“讓他進來吧!”李愔有氣無力的對高重吩咐道,他明白高重讓自己接見王家的深意,想要解決梁王府的財政問題,肯定要從商業上入手,這就免不了要有一個人做梁王府的代理人,畢竟他不可能直接經商。但他梁王府在商界已經臭了名聲,根本沒有商人敢和他們合作,唯一的選擇只剩下現在還依附於王府的王家,但上次將人家的家產輸掉大半,王家雖然明裡沒敢說什麼,但背地裡估計已經恨死他這個梁王了。所以現在很有必要見一面溝通一下,最好能讓王家消除怨恨,這樣才能更好的合作。不過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畢竟那是人家幾輩人打拼出來的家產,讓李愔一朝輸的乾乾淨淨,換了誰也不可能輕易的原諒他。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