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萬古一逆賊

第98章 21.八大胡同找樂子

所謂的找樂子,在座的四位男性,那個不懂?

不就是青樓瓦肆!

北京最有名的,八大胡同啊!

乾隆二十一年,下令內城禁止再開辦青樓,所以所有的青樓全部搬到外城。但又不可能搬得太遠,所以以前門大街為中心,最鼎盛時期,有三十條衚衕裡分佈著青樓。

如今的青樓也是分三六九等的,“清吟小班”為四等之首,此等煙花女子擅長琴棋書畫,吟詩作對,其秋波明媚,顰笑情深之態,往往令名流士紳、權貴富商趨之若鶩,位於韓家潭衚衕裡的慶元春,即是此時著名的清吟小班。

“茶室”則為次於小班的二等風塵聚所,茶室亦屬於較為高尚的風化場所,室內的裝飾、雕花豔染頗為講究。當時茶室這一等級的鶯鶯燕燕,其擅畫精唱之藝,雖然不及小班藝女素質之高,但仍不乏年輕貌美、識文尚藝之質。

而三等的“下處”,則無前兩者樓院之美,室內裝飾簡單,煙花女子相對年齡較高,貌質一般。

至於最下等,俗稱的“窯子”,則房屋極為簡陋,室內更沒有清吟小班或茶室裡內室中常有的條案、八仙桌和各式筒瓶畫器,一般僅有簡桌鋪炕,而來者多為腳伕、車工和苦力之流。

四個賣完李朝特產的男人,說實在的沒一個真心精窮的窮鬼。縱使是林尚沃身上都有幾百銀子,各個都有浪的資本。

進大觀園的劉姥姥都說,他們這樣的小地主富農人家,一年到頭也不過才只用二十兩銀子開銷。而他家可是有四口人,攤下來,一個人一年連吃帶穿才花五兩銀子。

曹雪芹寫作的背景是清初,算他一倍的通貨膨脹,那一個正常人,吃飽穿暖,一年也就花不過十兩銀子。

有幾百銀子,去一趟青樓,那差不多可以包場了。當然四個男人是不會有包場的傻子的,最多找個相好的,發生一下。

但是啊,在乾隆末年嘉慶初年,有一點洪大守記得非常清楚。

青樓裡一半是相公(像姑的美稱)!

就是兔爺!男旦!小唱!

是的!

男的去嫖男的!

因為八大胡同“風月場”雛形的形成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乾隆時期徽班進京下榻於八大衚衕中的韓家潭、百順衚衕一帶。

此後四喜、春臺等戲班相繼來京,分別下榻於八大衚衕之百順衚衕、陝西巷和李鐵柺斜街。所以老北京有句俗語:“人不辭路,虎不辭山,唱戲的不離百順、韓家潭。”

而這個時代,按魯迅說的就是,中國人一項最厲害的本事,扮女人!

臺上的旦角,那都是男人!

所以各位穿越到明代和清代的大兄弟,不要去青樓啊,青樓裡一多半真的都是同性啊!

當然洪大守是不歧視特殊人群的,這是先天決定的,很正常的事。平等相待就好,沒必要大驚小怪。

能接受去青樓,是為了去找兔爺的,洪大守沒有任何意見。

本來洪大守是想推辭的,不想去。可是一來是金斗吉盛情難卻,二來是生在新時代,長在春風裡的洪大守真的沒見識過青樓長啥樣。

會同館所在的宣武門,熟悉燕京的都知道,距離前門,也就是正陽門,地鐵一站還是兩站路。走都要不了半個小時,很近的。

外面天色還早,來得及去八大胡同見識一趟,喝杯花酒,再在落門前回會同館。所以洪大守猶豫了一下,也就跟著去了。

其實最積極的就是早就老婆孩子熱抗頭,嘗過肉味的金斗吉,林尚沃和李禧著兩個人都是光棍漢。平時看著蠻正經的,如果沒有人帶,肯定不會去青樓。

但是吧,喝了幾杯黃湯,酒壯慫人膽。加上和洪大守一樣,想著去見識一下。

兩個人居然也就半推半就的一起出了門,反正使節團晚上不點名,就算在外面留宿,也不會有任何問題。

也不知道是欣喜還是心急,反正幾個人一路上一句話都沒說,走得飛快。

實在不懂怎麼回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