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萬古一逆賊

第532章 2.黨內意見歸一致

況且現在朝鮮的人地矛盾還沒大到不可調和的地步,沒必要立刻就開始進行土改。等到日據時期人口超過二千二百萬,那時候人地不均外加民族情結等矛盾才會逐漸爆發出來。至於現在一千來萬人的水平,大夥兒基本上都能有地種。

“地方尾大不掉,需要制衡……”洪景來說了這麼一句有點模稜兩可的話。

但是金在昌還是從這句話裡揣摩出了洪景來想要打擊兩班的意思,他自己也是兩班,當然不想被打擊。但是現在洪景來顯然是覺得兩班做的太大太過分,而作為屁股在中央朝廷的洪景來自然是要設法割一遍地方兩班的韭菜。

既加強漢陽朝廷的實力,又保證地方能夠服帖洪景來的統治。這都是歷朝歷代,諸位大王和權臣做爛了的事情。只不過以前那些人打擊面比較窄,一般就是掀起黨爭,把對頭的幾個大戶都給搞死,侵吞掉他們的財產。

剩下的菜批們要麼臣服聽話,要麼就步上前輩們的後塵。治標不治本,有時候連標都治不了,徒然在內耗中不斷削弱黨爭雙方的勢力。

所以有些大王不僅主動掀起黨爭,還經常拉偏架,就是不讓執政方把在野派給徹底打死。然後大王居中協調,讓兩班們打的你死我活,最後實力大損,王權便也就加強了。

至於洪景來眼下這個辦法,和黨爭相比,還真說不上到底是好是壞,得罪一大部分兩班那肯定是真的。就看效果怎麼樣,要是真的能從地方兩班手裡又剝出來幾十萬乃至一百萬結土地,倒也不算是虧本。

頂多就是身後名會遺臭萬年就是了!

可美官我自做得,在乎什麼身後名?只要活著的時候權勢加強,後邊王妃生的要還是帶著老洪家骨血的世子,那老洪家這半個世紀都不會有什麼屁事的。

“那李大將說的清查書院的經辦人員從何處來?”韓確便也接著問道。

“我意從灣商和萊商借學徒五百眾,選前科進士二十四員,按察八道,分定郡縣。剋期清核書院,若有抗逆者,則督教導兵臨場監押。”洪景來早已有腹案。

前科進士都是洪景來強行從良民和中人中選拔出來的,他們不依靠不支援洪景來是沒法在這個官場混下去的。而且他們本身不是出身兩班,那麼與各地兩班的糾葛就會下很多,不會像其他兩班官員那樣被牽扯。

至於計算和測量人員,又不需要什麼算學大師,能寫會算即可,從兩位小老弟那裡借幾百個學徒工連工錢都不用付,管飯就行。還能替他們培養這些學徒,沒啥不好答應的。

地方的反彈則是由教導兵出動,不服的人就看看是他的脖子硬,還是教導騎兵隊的馬刀硬,是他們的的人多,還是教導兵的火藥鉛子多。

洪景來已經做好了殺上那麼一茬不開眼的人的心理準備,至於罵名什麼的,呵呵。後世裡韓國那些腦子裡填了屎,出賣國家利益給日本的開化黨傻批,現在都洗的和白蓮花一樣。反倒是維護國家主權完整,抵抗日本侵略的那些舊兩班士大夫,倒成了裡外不是人的封建殘餘。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