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萬古一逆賊

第60章 18.何言火繩勝燧發

“這是在打製鳥槍?”

洪大守好奇心再度氾濫,畢竟他雖然是在籍的武班軍吏戶。可李朝的朝廷只要求他習練弓馬,認識金鼓。

要的是百步穿楊,乘馬飛馳的功夫,以及排兵佈陣,披堅執銳的識略,而不是和抓來的貧民步兵一樣用三個月就能上陣的鳥槍,對著滿韃和倭寇擼噴子。

當然啦,理論上洪大守也可以用鳥槍。因為大萌滅亡之後,孝宗大王矢志興復,算是有點不恥下問的學了學滿清的軍隊。

很顯然康熙年間的清軍就已經開始大規模的裝備鳥槍了,到雍正二年時,比如天津水師營的八旗兵已經全部棄用刀槍,也不做騎兵,二千人統統去做了鳥槍兵。

到了乾隆年間,更誇張啦。西山健銳營,八旗之中最能戰最敢戰的部隊之一,全部都使的鳥槍,練的攀緣登梯的功夫。

別看這位十全老人嘴上大放厥詞,只重弓馬,可到他的時代,連河南開(遮蔽)封駐防八旗等各地的八旗都改習鳥槍了。一營兵三百來號人,有一百二十二員鳥槍手。

八旗一多半都開始用鳥槍,更不要提綠營。當然綠營比較卑微,前不久剛鎮壓的川陝白蓮教大起義。起義之初,陝西綠營一鎮兵馬,在四川重慶和漢中地區被起義軍殲滅。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綠營兵很久不操練刀槍,至於鳥槍那訓練的更少。燕京八旗火槍營一月十五次會操,到如今也不過應付了事,遑論地方上的討飯兵綠營。

火槍已經大部充當了清國軍隊的制式裝備,火器兵的數量在全國軍隊中佔據百分之六十,數量十分的可觀。

與此同時,民間的鳥槍也已經完全的泛濫成災。清人紀昀所著《閱微草堂筆記》中,先後提及使用鳥槍多達二十三次。 很多農民、水手、獵戶,甚至大戶人家的奴僕都裝備和使用鳥槍。

就李朝對面的山(這破大學害我遮蔽)東一省在乾隆五十三年的收繳中就抄收了鳥槍超過六千杆,而到乾隆五十八年,全國查抄的鳥槍多達四萬三千杆。

民間私造和使用鳥槍蔚然成風,甚至到了福建兩廣以及湖南土客大械鬥的時候,上千支鳥槍輪番齊射,迭發迭進。乃至於最後抬出劈山炮等輕型火炮,進行攻擊。

四川大邑縣令甚至被人用抬槍自遠處轟擊,轎子都被轟碎。到最後居然還抓不到人犯,抬槍也是私造的無跡可尋。

同樣的也是嘉慶年,廣東海盜張保仔,不僅僅是數以千萬計的火槍了,這已經完全不能滿足他的軍事需求。他甚至在廣東境內購買到了六千斤神威無敵大將軍炮,其餘大炮更是數以百計。

這是時代的潮流,就算李朝和滿清同樣下達私造或擁有鳥槍一件便要仗一百,件數多者流放三千里的嚴令,也難以阻止火槍的流行使用。

可李朝的在鄉兩班勢力還是十分強大的,作為國家的統治階級,還是很害怕平民擁有火槍這種殺器。所以遠不如隔壁清國的管理鬆散,可以肆意持有。

“你們這個鳥槍是自己用嗎?”洪大守看鐵匠不理他,又問了一句。

那名鐵匠終於抬頭,看了一眼在他眼裡算是細皮嫩肉的洪大守。

“這位老爺怎麼會到我們這邋遢地方來?您還是讓開些吧,免得髒了您的靴子。”

這話裡的語氣要是聽不出來,洪大守也白活了。這人剛剛不是沒聽見,是純粹就不想搭理洪大守。實在是洪大守一再發問,於是才沒好氣的回答一句。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