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萬古一逆賊

第84章 7.嘉慶直呼了不得

“已然妥善合體掩埋,具體地方皆有記載,可以對驗。”

“如此便不太難。”

常明用手指甲輕輕敲了兩下桌面,算是答應了幫李朝轉圜此事。

閔廷爀大喜,連忙起身,向常明作揖到底。常明也坦然受了他這一禮,並不避讓。而作為隨員的洪大守就不得不雙膝著地,跪下謝恩。

“放心回去,明日尚有召對,我會相機為爾等開脫一二。”閔廷爀的那張不下三千兩白銀的禮單想來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說完,常明便端起茶來,喝了一口。兩人知機,立刻告退。

這位常大人收了錢肯辦事,公開公平,算是一位“好官”。人家既然答應下來,總會提點兩句,開脫罪責。

“大監的陳奏表已經遞交到御前?”

“昨日已經遞上去,使了銀子,應該能先撥到軍機處,還轉請了幾位章京回寰。”

“大監真是公忠體國,為國操勞分憂。”

“不過是分內之事罷了。”

心情舒暢的閔廷爀這回前前後後五千多銀子使下去,就是為了把這攤子爛事給徹底平下去。如今各項準備都已經完成,剩下的就只有聽嘉慶的決斷了。

……………

“不得了了這,李王竟敢擅殺國人。”嘉慶盤腿坐在榻上,下面林林總總有四五個大臣

“聖上說的是前次朝(遮蔽)鮮王斥邪大獄,誤殺蘇州府周氏一事?”

其他軍機大臣,滿清貴族都站著,唯有此時出聲的一名老者坐在圓凳上,雖然他也只敢落半個屁股在凳上,卻也顯得格外不同。

“朱師傅,這可怎麼辦?”

這位朱師傅便是嘉慶奪位登基最大的軍師,在其背後出謀劃策,保扶翊戴,如今終於功成,而被嘉慶格外寵信的朱珪。

嘉慶四年初,他便奉召入京,直南書房,管戶部三庫,加太子少保。嘉慶帝常召他諮詢國家大事。同年冬,調戶部尚書,又為上書房總師傅。嘉慶五年秋兼署吏部尚書,嘉慶七年秋為協辦大學士,嘉慶八年夏兼翰林院掌院學士充日講起居注官,嘉慶九年進太子太傅。嘉慶十年春,官至體仁閣大學士,管理工部事務,先後充實錄館、國史館、會典館正總裁。

“以老臣看來,此事唯聖上一言而決。”朱珪聰明就聰明在他從不居功自傲,往往只是提點一兩句嘉慶,然後嘉慶就能明悟過來。

結果雖然出謀劃策的都是他,但實際說出口的都是嘉慶。造成聖上英明神武,能謀善斷的表象。

嘉慶知道自己這個一肚子壞水,不對,是一肚子謀略的老師又有辦法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