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萬古一逆賊

第78章 1.禧著演說鹿兒島

“你難道去過鹿兒島?”一開始島津貴久在清水城,後來轉內城,最後薩摩藩築鹿兒島城。所以薩摩藩又稱鹿兒島藩。

李禧著也許是不清楚薩摩國的稱呼,而當時一國一城令,薩摩國全部和大隅國部分領地上只允許有鹿兒島一座城。自然大家也都叫鹿兒島起來。

“隨東萊的柳成用大房大爺去過一次。”

“倭國不是閉關鎖國嗎?”洪大守一愣。

“清國難道沒有閉關鎖國?”李禧著也一愣。

“哈哈哈哈哈哈,是我著相了。”

滿清就算閉關鎖國也有四個口岸對外通商,只不過英、美、法、荷、瑞典、丹麥、西班牙等國的商船都只能去廣州而已。造成了只有廣州一港的印象,實際琉球、朝(遮蔽)鮮的洋船是從浙海關、閩海關而來。

日本的閉關鎖國雖然僅限於長崎一港,但是實際上尤其以島津家為首的西南外樣大名,一個個偷偷摸摸的和外國做生意。甚至連前田家這樣代代和幕府通婚的外樣都偷偷和李朝做生意。

最窮兇極惡的就是薩摩島津家,只要能賣的東西,沒有他不敢賣的,硫磺這種軍用品,只要李朝商人肯出錢,直接就賣。

至於更出名的鹿銃(兩種說法,鹿兒島銃或者打鹿的火銃。),那更是撒歡著賣。不僅南洋海盜裡很多人手持鹿銃,連臺(遮蔽)灣不久前剛鎮壓的林爽文之亂也有鹿銃。

李朝雖然能自產火繩槍,質量也稱得上不錯,但對於這種製作精良的倭銃照樣很是喜歡,偷偷摸摸裝備了不少。

而李朝商人過去還能買到砂糖、白檀、硫磺、紅銅等緊俏商品。更不要說,私藏日本銀,偷帶回國了。

白花花的銀子到東萊港,歷任的東萊府使沒有一個是真正的清官,銀子到手誰還管你走私?就算有一個清官,面對能為國家創收貴重金屬的萊商,加上銀彈攻勢,要不來多久就與之合流了。

“鹿兒島還有許多我國當年被擄的百姓,以及大明亡國時不甘的遺民。”

“城下有這些町人?”

“有的,很多,我國很多百姓世代以燒瓷為業。至於明國遺民,甚至有人開辦塾館,教授武士町人子弟漢字漢籍。”

“遺民尚懷念故國?”

洪大守知道有人不甘剃髮,流亡日本,為江戶時代朱子學的傳播作出了相當大的貢獻。很多大名藩主甚至高薪禮聘這些遺民中的儒生,來傳授漢學。

“這,衣冠尚是中華,對故國的懷念卻不勝往昔了。”

“啊,這樣嘛…………”

洪大守大約能理解,故國滿地腥羶,又想要著大明衣冠,兩難。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