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鷹呼叫鳳凰,有些不對勁,4號目標至今未出現在我們的偵察範圍之內。”
牛世林擦了擦順著臉頰滑下的雨水。
“請求批准調整偵察範圍。”
話筒裡並沒有馬上傳來莊嚴的回覆。
牛世林又重複了一次呼叫。
終於,莊嚴回覆了:“如果他們願意冒險,又或者早已經做過地形研究,也許會找到一些冷僻的道路。”
“你是說目標可能另選行軍路線?”牛世林有些擔憂。
畢竟幾個小組淋著雨在黑夜裡熬了三個多小時, 對方居然更換了路線了?
這豈不是功虧一簣?
對於首次擔任整個演習滲透偵察任務指揮官的牛世林來說,這是不可接受的。
“有可能。”莊嚴說:“有時候兵行險著不是沒有可能。4營是裝步營,機動能力不錯,如果敢拼,任何在他們車輛理論行駛環境引數內的地方都可能是進攻路線。”
“現在雨太大了……我已經釋放了兩次無人機,效果都不好, 雨太大了。”
牛世林有些絕望。
整個演習場太大了。
一個營, 說起來好像規模很大。
但是在茫茫的大草原上,又是滂沱大雨之中, 實際操作起來和大海撈針沒有分別。
因為根本不知道對方在哪,所以只能靠猜。
時間一點點逼近。
必須在c旅的4營到達月亮山高地之前將它攔截住。
都知道該怎麼做。
可卻做不到。
“你先擴大偵查範圍,這一次c旅是有備而來,恐怕早已經知道我們會監視某些關鍵的道路,他們一定選擇了我們意想不到的路線。”
“我還是太蠢了……”牛世林罵了一句。
莊嚴安慰道:“別急,你先做好你的事,其他的交給我。”
倆人中斷通話後,坐在偵察車裡的莊嚴拿起話筒接通了電子對抗分隊。
“鳳凰呼叫隱形人。”
“隱形人聽到。”
很快,對方給給予了答覆。
“有什麼事請講。”
“我聽說從演習開始你們就在進行‘暗劍’行動,有收穫嗎?”莊嚴問。
“暗劍”是一個代號。
陳志滿出任藍軍旅旅長之後,電子對抗分隊得到了加強。
尤其是這個分隊裡建立了一個技術小組,這個小組的任務是進行網路滲透、攻擊。
由於資訊化條件下的軍隊指揮一般都依賴軍用電臺、資料鏈等模式進行指揮,老式的有線通訊早已經過時,除非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使用,而且侷限性很大。
軍用電臺、頻道、資料鏈的好處是快捷方便、距離遠、操作方便、反應迅速,但同時也存在弱點。
那就是如果遇到比你強大的高手,是可以滲透到你的網路裡來, 甚至透過木馬程式奪取控制權。
去年藍軍旅剛開始和紅軍旅對抗時, 採用的一般都是干擾、壓制。
而這一次演習對抗,陳滿志用上了最新組建的技術小組,準備執行一次名為“暗劍”的實驗性行動。
行動目標很明確——滲透紅軍旅的指揮網路,癱瘓他們的資料鏈。
現在,紅軍旅的4營消失在茫茫的雨夜之中。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