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打薛延陀不是一時意氣,李世民在做這個決定之前也有過多次思量,如今大唐兵鋒正盛,十來年的休養雖遠未達到國強民富的地步,卻也是糧倉豐足,刀械滿庫,再加上官府清廉,萬眾歸心,天氣也正至初夏,可以說無論天時地利人和,這一次都佔盡了,至於戰爭的代價……古往今來,哪一次戰爭不需要付出代價?
“朕心意已定,即日調關內河北兩道,計十萬府兵,出征薛延陀,拜衛國公濮州刺史李靖為河北道行軍大總管,總領關內河北十萬大軍北征……”
房喬暗歎一聲,不得不道:“陛下請三思,我大唐如今休養之策甫見成效,民居倉廩堪堪充足,此戰兇險,耗錢糧鉅萬,遑論我關中萬千子弟性命,我大唐耗十年之功而創下的盛世怕是大傷元氣,再窮十年之力方可復見,故臣以為,對薛延陀莫如以懷柔撫之,待四五年後再興刀兵方為上策……”
李世民眼中露出兇狠的戾氣,重重地道:“玄齡勿復多言,朕意已決,中書,門下,尚書三省協力,禮部擬草檄文,戶部撥運糧草,兵部調遣將士軍械……今日無論文武,無論政見,戰端開啟,務必各司其職,齊心協力,來年今日,朕要看見薛延陀之牙帳已成我唐人牧馬之樂土……”
話未說完,一名宦官匆匆走來,小心翼翼跪在殿外道:“啟稟陛下,東陽公主殿下求見,殿下說事出緊急,關乎軍國大事,求陛下召見。”
李世民眉頭皺了起來:“東陽?她能有甚軍國大事?”
終究對這個女兒懷著一絲愧意,李世民猶豫了一下,還是忍住了怒氣,朝殿內眾臣道:“諸卿稍待,朕去去便來。”
…………
甘露殿偏殿內,東陽公主朝李世民盈盈跪拜,李世民剛被她打斷了重要的朝會,臉色有些不悅,看著女兒柔柔弱弱的樣子,也不忍心發火,語氣不太和善地道:“東陽如此著急見朕,有事嗎?”
東陽垂頭道:“有事,很重要,故東陽不得不耽誤父皇一點時間,請父皇撥冗,聽東陽詳稟。”
李世民拂了拂袍袖,道:“奏來。”
“父皇,東陽有計,可使我大唐不費一兵一卒,而陷薛延陀於內鬥,此計東陽亦拿不準可不可行,故向父皇請益。”
李世民挑了挑眉,笑也不是,怒也不是,片刻之後嘆了口氣:“你一個女娃,軍國大事豈是你想的那麼簡單,快回公主府好生休養,朕再著宮人賜你綾羅美食……”
東陽急了,不得不打斷他的話,語速飛快地道:“薛延陀真珠可汗膝下二子,而薛延陀名義上亦是我大唐之藩屬,父皇若是遣使下旨,分封真珠可汗二子為可汗,並劃其國土及國中勇士,俱裂封二人,父皇,此計……可行否?”
東陽鼓起勇氣說完後,偏殿頓時陷入死一般的寂靜。
東陽心中忐忑,不安地垂著頭,許久聽不見動靜,不由心虛地微微抬起眼瞼,小心看了看李世民的臉色,卻發現李世民呆呆地跪坐在榻上,一臉震驚地看著東陽。
“父皇?此計……不可行麼?”東陽心虛得聲音都低了許多。
良久,李世民臉色複雜,一字一字地道:“推,恩,令?”
***************************************************
ps:說句題內話,前文結社率刺殺,以及推恩薛延陀真珠可汗,都是歷史真實發生的事情,老賊行文盡力尊重歷史事實,當然也有虛構的情節,畢竟這是小說,不是史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