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上還有一盤鰣魚,肉質細膩鮮美,馬城飲了兩杯黃酒,吃了半盤蒸鵝,肚子差不多飽了,可以悠閒地想一些事,實在對這席間各位大人談論的風雅之事,聖陛躬安之類的話題提不起興趣,人雖然還在席上,心思卻早飛到了九霄雲外,吃飽喝足,突然想起清麗可人的於世妹來了。
吃完酒席,晚上還要回府出席家宴,這大明朝的繁文縟節,實在讓人不勝其煩。家宴,倒是比官宴還要豐盛許多,讓馬城很少見的吃了個滿嘴流油,馬城在吃食上還是很節制的,始終保持著前世養成的良好習慣。
馬城坐在下首偷看著那位欽差大人,太監魏朝,也不是個簡單的人物。
能當上欽差的傳旨太監,在宮裡個個都是有背景的,魏欽差的背景是盡人皆知的,他是大太監王安的心腹。王安,則是已故司禮監秉筆太監陳矩簡拔的人,陳矩是誰,可是死後被萬曆皇帝賜祠額曰清忠的,這可是天大的哀榮了,足可見萬曆皇帝對陳矩的信任。
因此這位魏欽差,算是陳矩的徒孫輩,陳矩雖然死了,但是在宮中的影響力太大,徒子徒孫還是很吃的開。最微妙的是,此君既在萬曆皇帝面前得寵,又和東宮太子關係非淺,足可見此人的不簡單了。
酒至半酣,地位低一些的官員也就識趣告辭了。
最後總兵府中,只剩下馬林父子,於化龍,高貞這些高階將領了,一眾人離了前廳到內院靜室敘話。馬城落在最後面進了內院,心中釋然,終於進入到開原決策層了,手裡有一點政治資本了,太不容易了。
打斷骨頭連著筋,父子,血緣這種密切的關係,是誰無法抹殺的。
坐進下首,馬城也只有乖乖聽話的份,這種場合還輪不到他一個晚輩說話。
反倒是馬林板著臉,低聲道:“熠兒,城兒,還不給欽差大人見禮。”
兄弟兩人會意起身給魏朝行禮,魏朝和氣笑道:“好一對麒麟兒,果是將門虎子。”
馬林淡然道:“兩個不成器的東西,胸無點墨。”
魏朝是何等樣人,和氣一笑從袖子裡取出兩把摺扇,做為回禮遞了過來,馬城兄弟接過摺扇,又施了禮才坐下了。魏朝送出來的摺扇自然不是普通的貨色,入手微涼,最貴重的還應該是扇面,雖不好開啟來看看,可也能猜到這兩幅扇面一定是名家手筆。
見過了禮,魏朝才正色道:“傳聖上口諭。”
在場眾人慌忙挺直腰桿,眼觀鼻,鼻觀心,留神聽旨。
馬城有樣學樣心中一陣驚奇,原來私下場合,接大明皇帝的口諭也是不用下跪的,又長見識了。
魏朝正色宣旨道:“聖上說了,馬卿,忠良之後,國之幹臣,這些年鎮守開原辛苦了,朕是明白的。”
馬林頓時老淚縱橫,顫抖著跪伏在地,朝著京城方向大禮參拜,高呼萬歲。
馬城也很配合的抽抽鼻子,心中叫絕,皇帝就是皇帝,這話說的,簡直說到人心窩子裡了。沒點水平真當不了皇帝,當皇帝不是王八之氣散發,群臣就戰戰兢兢拜服的,大明朝的皇帝沒點水平,聖旨連皇宮都出不了。
魏朝上前勸了兩句,柔聲道:“還不把你們父親扶好。”
馬城兄弟慌忙上前,把老淚縱橫的父親扶起來,落坐之後又是一陣唏噓,馬林開始念起陛下的好來,起碼有八分是真心的。馬城想想也就釋然了,這萬曆朝的邊軍將領,對萬曆皇帝還是很忠心,很敬重的,萬曆一朝征戰不斷,名將輩出,在場諸位將領都是沾了萬曆朝的光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