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總兵衙門。
召集軍議的馬林若無其事,參加的軍議的眾將官也故做不知,沒人蠢到去過問總兵大人的家事,找不痛快。
眼下正是總兵大人意氣風發的時候,誰找不痛快,那下場就會很慘了。
馬林擺出上官的架勢坐在上首,十分威嚴道:“朝議已定,奉上諭,九邊各鎮,山東,直隸,川,甘,浙,閩各省兵馬不日來援,加遼餉二百萬兩,擇期進兵建州,平定建奴之亂。”
上諭宣讀完了,衙門裡卻沒有多少歡呼聲。
這回不只馬城臉色古怪,就連高貞,於化龍這些老將也以手撫額,一言不發。
馬城對這道上諭已經無語了,九邊,山東是就近調兵,發川,浙兵馬是幾個意思,這道聖旨還要從福建,廣東等南方邊遠省份調兵,調的還是步兵,廣東,四川到遼東不遠萬里,這些南方步兵得走到猴年馬月,才能趕上這場遼東決戰呢,這起碼得走大半年吧。
有這大半年的功夫等援兵,就地新練一支兵馬也來得及吧。
守著遼東這麼好的兵源地不用,非要從南方萬里之外調集援兵,這朝中諸公,擺明了對遼東眾將不信任呀,也有些往遼東摻沙子的意思。仗還沒打贏就想著摻沙子了,馬城幾乎都被氣笑了,這就是大明朝的重臣們,幹出來的荒唐事情。
接下來,馬林總算宣佈了一個好訊息:“聖上體恤咱們遼左各鎮,命兵,工二部庫存之大小佛郎機,大將軍,虎蹲炮若干,三眼銃,鳥銃一批,解赴瀋陽,這個時候應該已經運到了,我開原鎮,也能分得一些火器。”
眾將臉色這才好看了點,稀稀拉拉的頌揚一番吾皇聖明。
馬林顯然沒心情聽這些噱頭,一拍桌子下令道:“限三萬衛,遼海衛,鐵嶺衛,各衛兵馬三日內聚齊,五日後演練軍陣,逾期不至者,斬!”
鎮守總兵的軍令下了,眾將轟然應諾,這才有了點大戰前的熱血氣氛。
軍議散了,馬城本以為父親大人,還要留下他訓斥一番,卻沒料到馬林連訓斥他的心情都沒有,帶著馬營親兵匆匆忙忙的走了。
馬城倒樂得如此,也帶著親兵起身走人。
五日後,開原城北。
開原,鐵嶺一線的兵馬聚齊了,比馬城估算中的多了一些,達到了一萬五千人的規模,兵力仍顯得十分孱弱。
鐵嶺衛的兩位領軍大將,一個叫李克泰,一個叫俞成名,倒是兩員勇將。
可惜這兩位都是李成梁的老部下,兩天前領著鐵嶺衛三千兵馬到了開原,就被馬林晾起來了,演陣這天居然帶著兵馬,不管不問的原路返回了,氣的馬林跳腳大罵,卻又拿這兩位出身李家的將領毫無辦法。
因為鐵嶺城名義上的軍事長官,可是叫做李如禎,李如禎可是李成梁的第三個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