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騎

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非議

死寂中,有人梗著脖子道:“小子不懂,請殿下解惑。”

馬城笑了,得咧,真是方家的人,七個不服,八個不忿,活脫脫就是方世鴻當年的樣子。

徐徐道:“唐朝的錯處,對安西四鎮過於心慈手軟了。”

這話不假,唐朝安西四鎮和內地其他州縣是有區別的,它們有個特殊的稱呼,羈靡州。

什麼叫羈靡?

就是名義上聽中央招呼,實際並不交糧納稅。

國家版圖,就是說戶口地盤都歸我,這算實實在在的國土。

這裡面畫地圖簡單,一塊地盤出現在兩個國家的地圖上,這種事到今天還很多,難辦的是版。所以新唐書這話,是講在點子上的。包括後面一些羈靡州,慢慢同化,史書就加個標註,以上有版。

表示這些快要成為我大唐正式國土了。

《新唐書》談到羈靡州時,還講了一句話:“其後或臣或叛,經制不一,不能詳見。”

意思這些新開拓地區,管好是很費心思的。他們投靠唐朝,第一希望好處多多的,第二希望管束少少的。這兩條哪條達不到,他可能就跑了,哪天達到了,他說不定又回來。

這種或臣或叛的情況,中央心裡很清楚,對付的辦法,一是不斷調整政策,該給胡蘿蔔給胡蘿蔔,該出大棒出大棒。二是從長遠看,還是要建個核心基地。安西四鎮,就是唐朝在西域的核心基地。

不過,終究還是對西域人太好了!

既是大唐版圖,為何不納糧,不納稅,只撈好處?

最後馬城下了結論:“終究是仁義之道作祟,西域人只認拳頭。”

這話也無法反駁,方家子弟們便訥訥的不敢糾纏。

方世鴻趕忙站出來,打圓場:“好了,好了,都下去吧。”

將自己的後輩們打發走了,兩人在帳內喝著茶,像是在等著什麼人,不多時,便有兩個身穿軍服的將領進入賬內。

方家子弟們,一時譁然。

“像是……南方軍的人!”

“這軍服樣式錯不了。”

遼王殿下還要繼續增兵?

明軍有三大精銳集團,遼軍的兵力其實不算最多,馬城親自統領的騎兵系統,遼騎,一向保持著精兵政策。

此外是北方鎮軍的實力最大。

其次是南方鎮軍。

剩下的海外駐軍都是雜牌,

在明軍三大系統裡,遼軍,北方鎮軍已經大部投入,方家後輩們在爭論著,殿下會不會將南方軍調來參戰。

這些年南方軍一直養精蓄銳,沒有發生大的戰事,並且明軍的步兵集團裡,以南方軍最強。

北方軍還是以騎兵為主,不擅長攻城。

“勞師遠征,智者不為也!”

“未必!”

若是將南方鎮軍調來這西域參戰,意味著什麼不言自明,那便是整個帝國用盡了全力。

“難道殿下真有這樣大的決心?”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