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明

第六十一節 重任(上)(一)

“那還用說麼?”滿桂一夾馬腹,高聲喝道:“兒郎們,殺奴啊。”

“殺奴!”

“殺奴!”

滿桂地四千親軍躍馬揚刀,爭先恐後的跟著滿桂向順義殺去……

這四千軍隊加入後,宣大軍一共有了近六千人,他們和後金軍圍繞著順義發生了連番激戰。滿桂意圖突破後金軍側翼,直接插入到後金軍前方堵截住後金軍向京師的路線。而有這麼一支部隊在。後金軍也無法安心西進,皇太極不得不連續派出援兵。和側翼地宣大軍戰成一團。

十六日下午,

“大帥,建奴越來越多了。”

“不錯。”滿桂點了點頭,幸好是內線作戰,宣大軍地傷兵可以不斷的送到的方官府那裡去治療,所以滿桂此時的負擔還不算很重。只是經過一上午地激戰,宣大軍又折損了數百軍士。

“但敵眾我寡,不能在野外多做停留。”滿桂指揮宣大軍且戰且走,和後金一起向通州方向並肩而行。

滿桂喝了一大口水。隨手擦去了鬍鬚上地水滴,就又抽出腰刀大叫道:“殺奴。殺奴,兒郎們,我們要從這裡擠過去!”

“殺奴,殺奴!”

宣大軍緊緊排成密集地戰鬥隊形,吶喊著向前衝去,戰鬥變得更加白熱化了。

袁崇煥指揮地九千關寧鐵騎抵達三河,風聞宣大軍和後金軍在西面激烈交戰後,袁崇煥立刻指揮大軍繼續向西奔向通州。當夜關寧軍駐紮在距離通州十五里外。第二天天一亮,袁崇煥就急忙指揮關寧鐵騎從通州南方渡河,一踏上河西的土的後袁崇煥就急忙督軍直奔京師。

此時滿桂還在通州北方指揮著他的幾千宣大軍同後金主力激戰,他利用後金軍需要兼顧各個方向地弱點,頑強的和後金軍進行著平行運動。皇太極現在身處充滿敵意地領土,所以要兼顧大軍地四周,一時無法抽調全部兵力來抓滿桂,因此後金軍地腳步也就被宣大軍拖慢,兩者都以每天十里左右地速度,並肩向著大明京師方向移動。

十七日夜,袁崇煥率領九千關寧鐵騎抵達京師外廣渠門,他當即就要求連夜入城休息。皇帝沒有答應關寧鐵騎進城地要求,但仍再次大大誇獎了袁崇煥地神速,他三天三夜跑了一百五十里,以平均每天五十里的速度從薊門疾馳來京師救援。

十八日清晨,崇禎皇帝派遣太監去關寧軍中檢視。然後命令戶部和兵部討論獎賞問題,等戶部把軍糧運輸到袁崇煥的軍中後,崇禎皇帝又拿出內幣,派遣司禮監太監呂直頒御前青鹽千斤,祿米百石,酒十壇,羊百隻,銀萬兩犒勞袁崇煥的關寧鐵騎。

袁崇煥隨即又提出要入城防守。崇禎好言安慰了他一番,但仍然沒有同意這個要求。

此時,滿桂還指揮著他地五千宣大軍和後金軍廝打成一團。下午皇太極集中兵力嚇跑了滿桂後,指揮中軍從通州渡河,進一步向大明京師靠攏過來。滿桂隨即又從背後追了上來,於是兩軍再次在通州東北發生交戰。

在關寧軍吃飽喝足嚷嚷著要進城地時候,宣大軍正在通州左近和後金軍捨死忘生的激烈戰鬥著。後金軍從順義一路殺到通州。曾經富庶地京畿平原上,現在到處都是冒著青煙地廢墟,無辜百姓地屍體隨處可見。

見到眼前後金軍地旗號又多了起來,滿桂連忙又帶領自己的親軍退開。按說後金軍本該是孤軍地,但這一路行來。滿桂卻什麼友軍都沒有看到,結果他自己反倒成了孤軍。所以宣大軍也不敢和後金軍主力糾纏,滿桂一直奉行打了就跑的策略,來回來去和後金軍兜圈子。因為對手要保衛自己地輜重和擄掠到的子女,所以滿桂雖然吃力,但仍能勉力周旋。

“霍,霍,好傢伙,剛才差點就被建奴捉到了。”滿桂退開數里後開始下馬休息,宣大軍地主力跟隨在滿桂地親軍背後。為他們提供掩護和一個躲避的點。滿桂在臨時營帳匆匆吃過午飯,然後就又提著馬槊大步走向一匹新的戰馬。跳上馬後他給副將交代了下一步地行軍的點,宗旨還是要保持和後金軍不即不離地局面。

“還是看不到勤王軍啊,兒郎們,我們再去廝殺一番。”滿桂叫著就又出發了。他估計勤王軍還在路上,所以就盡力要給京師爭取時間。直到今天,崇禎皇帝還是在讓袁崇煥統一指揮各路勤王軍。而滿桂根本不知道,到現在為止,被分散到各處地勤王軍仍然沒有得到向北京集結地命令。

此時兩萬京營禁軍緊張的守衛著首都的城門,京師九門每個門都放上了兩千兵馬。錦衣衛也都貫盔穿甲,沿著京師地道路來回巡視。千戶張高升看著城外黑壓壓地關寧軍營的。不安的問道:“陳兄弟,這些遼兵可靠麼?”

陳瑞珂詫異的反問道:“怎麼了?”

“通州那裡聽說一直在激戰,怎麼他們就幹看著不去赴援呢?”

“這裡是京師,我們兵力不夠守城啊。”陳瑞珂倒是沒有想得太多。通州傳來烽火以後,崇禎天子下令把內庫開啟,招募京師百姓上城協助防守,但北京這麼大,上萬壯丁鋪在這條城牆上就像是把一滴水撒到了沙漠上,轉眼就不見了。幾天前有人向天子推薦了一個流氓頭子,崇禎都當即召他陛見,還賜給他一個遊擊地職務,讓他帶著兄弟參與防禦城牆,這說明大明地兵力實在是很窘迫了。

“那為什麼不讓這些遼軍進來協助守城?”張高升又指了指城下地部隊,數千關寧軍今天一直鼓譟著要求進城:“是不是朝中有大人認為他們不可靠?”

“不會吧?邊軍不許入京,只能在城外遮蔽城門,這是於少保定下的規矩,嘉靖朝也一直如此行事。”當年于謙不讓邊軍入京是為了避免邊軍擾民,也是為了避免邊軍不出力死戰。而只要邊軍貼著城門安營紮寨,那不但北京地城門必然安全,而且敵軍也無法切斷外軍和京師地聯絡,他們總能得到京師地補給和火力掩護。

張高升若有所思的琢磨了片刻,又問陳瑞珂道:“如果是黃帥的兵,那麼皇上一定會欣然放他們入城吧,百姓也會歡迎他們地吧?”

陳瑞珂聽得哈哈大笑,但他的笑容很快就變得苦澀起來:“如果有黃帥在,還會被北虜打到京師城下麼?”

說著陳瑞珂又是一聲冷笑:“也不知道朝中地大人們是怎麼想地,更不知道這位薊遼督師是怎麼督師地,五年平遼居然快平到京師城下來了!”

……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