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明

第三節

歷史上元末明初有兩個很有名的和尚,一個自然是明朝開國太祖,另一個就是姚廣孝,姚和尚信奉的就是屠龍術,所謂屠龍術就是殺皇上造反的學問。

路上黃石和金求德聊過後,發現這也是一個屠龍術的鑽研者。金求德是蘇州人,家境還不錯。但是腦子裡就是有一個執著的信念:他就是為了擾亂大明天下而出生的。

自古有言,中國三百年一大劫,大亂方能大治。從後世的唯物主義歷史觀看來,這是農業文明發展到了後期,人口壓力讓社會不堪重負,王朝也因為機構腐化和制度僵化而失去生命力,兩相交逼導致王朝傾覆。

這個時代的人當然沒有這個認識,比如這個金求德就莫名其妙的認定自己就是應劫而生的,從小就勤練武藝、騎術,這些他富裕的家庭也能提供。不過到了十六歲以後,金求德就開始把信念付諸行動,竟然離家出走跑去了兩淮。

金求德認定“人心思饅頭”,所以企圖散發饅頭招募一批饑民來組織基本武力,不想他才開始行動就被地方豪強抓住,送到官府告了他一個圖謀不軌。這差點沒有把他全家嚇死,因為這個罪名坐實了可不是一個人能擔的下來的。

總算是錢能通神,再者說官老爺也不信一個十六歲的孩子會想在這太平盛世造反。金求德發散饅頭最後被說成是富家孩子行善,組織流民被定了一個類似建立黑社會的遊俠罪名。最後把他發配遼東,宗族也趁機把這個禍害開除出了祖籍。

發配遼東以後金求德不但毫無悔改之心,反倒相信這是“天將降大任”的先兆。雖然他收斂不少,但是在有心人眼裡:軍戶中的金求德仍然有如白砂中的炭粒一樣醒目。當被孫得功發現以後,金求德就開始了他的密探生涯。

聰明機靈的金求德從來沒有被其他士兵發現他的間諜身份,他也一度渴望靠這份兼職或得一個向上爬的機會,但是年復一年,孫得功只把金求德當作一個埋在士兵中的耳目而已。

遼東戰火逼近廣寧後,金求德再次跪下來感謝上蒼賜給他這樣一場戰爭,這在他看來是亂世的先兆。不過很快他就失望地發現自己還是一個密探,只不過偵查物件變成了隱藏中的後金間諜。直到有一天孫得功交給他一個新的任務——去監視一個叫黃石的新任千總。

“你是什麼時候決心投向我的呢?”黃石饒有興趣地提出了一個問題。

金求德騎在馬上微微一欠身:“大人可還記得一次關於偵查的談話?”

“哪次?”

“就是半個月前和我們幾個親兵一起討論行軍中的偵查問題。”

“噢,我記得,不過你沒有什麼特別的見解啊,你幾乎沒有說過話。”

“是的,屬下對行軍偵查確實沒有經驗。屬下記得清清楚楚:當談到偵查工作很辛苦時,楊爐火說大部分偵察是沒有意義的,因為發現敵人是個別情況,大多時候都是白跑。”金求德語氣淡淡地回憶起當時的談話:“趙慢熊說不對,他說這叫有備無患。”

“趙慢熊說得不錯。”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