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長生島以後,軍隊立刻亂哄哄地鬧成了一團,上下官兵都急不可待地向家人或者鄰居吹噓今天的勝利。
黃石倒是立刻召開了臨時軍議,一眾心腹軍官個個是喜形於色,等著最後的戰果報告。吳穆也趾高氣揚地站在一邊,眉眼不停地舞動,猛地迸出聲大笑,然後略微有些不好意思地收住後,隔上一會兒又會發出一次。
總算等到楊致遠處置完畢趕來彙報了,他向吳穆和黃石分別行禮:“稟監軍,稟大人,我部一死四傷,斬首四百六十七級,奪得戰馬三百五十二匹,腰刀五百七十把,圓盾五百二十面……以上均以收入武庫中。”
不等黃石說話,吳穆就跳前一步:“首級四百六十七級,確實無錯?”
“監軍明鑑,確實無錯。”
“好,好,好。”吳穆狂笑了三聲,轉身向黃石拱了拱手:“咱家這先恭喜黃將軍了,咱家去寫奏章了,黃將軍自便。”
“吳公公慢走。”
其他軍官也一起俯首抱拳:“恭送吳公公。”
志得意滿的吳穆走了以後,黃石衝著眾軍官一笑:“諸君都作的很好。”
頓時底下就是一片誇耀爭功之聲,每個人都大肆吹噓自己本職工作在此戰中的重大意義,就連一向躲在後面的李雲睿也拼命提醒大家注意他提供的情報是多麼的準確及時。
“不用爭了,這次的功勞足夠大了,”黃石讓他們在底下鬧了一會兒,才打斷了這群人的吵鬧:“我救火營報兵四千,根據我大明軍制,一戰斬首四十就是大勝,就是晉一級功。”明制斬首人數達到武將帶兵人數的百分之一就是大功,封建軍隊就是這樣。“這次長生島各級軍官,每人都有功勞,哪怕是負責種地的鮑九孫他們,也都算入此戰領軍軍官。”
“出戰的戰兵和輔兵放假三天,然後歸隊,”黃石覺得保持一線軍隊中的老兵數量非常重要,所以他擴充軍隊的速度並不快:“賀守備你再去挑選五百士兵,把戰兵人數湊足一千。”
“遵命,大人。”
“楊守備,準備一批勳章,我要給一些表現突出計程車兵授勳。”
“遵命。”
“最後是趙守備的工作,把這次戰例紀錄在案,讓以後的各級軍官學習。”
“遵命,大人有什麼要強調的東西麼?”
“有一點,就是關於騎兵的應用,要特別跟訓練隊的軍官強調。”黃石一直覺得明朝的軍制和同時期的西方軍制很像,明軍的將領和家丁、還有後金的牛錄和白甲護兵都類似西方的騎士和僕役,這些數量不到全軍一成的精銳敢戰之兵擁有強健的馬匹和精良的鎧甲。
而步兵嘛,明軍步兵雖然不是西方那種臨時從領地上拉來的農民,但一般也都是軍戶的底層士兵,上戰場後勝了就想去割首級或者劫掠死屍,敗就爭先恐後地逃竄,所以東西方這個時代的戰爭勝負都基本是靠騎兵來決定的。
這樣一場大戰結束後,勝利者的騎兵也都很疲勞了,所以追擊一般都只能集中在對方的步兵上,後金軍因為二流部隊的馬匹也較多,所以相對來說佔了不小的便宜。只要敢戰的步兵能夠成型,那麼就能把騎兵從正面交戰中釋放出來,從而讓追擊變得更加有力和無情。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