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明

第十四節 士氣

海邊的魚蝦很多,根本沒有足夠的人力去一網打盡,也不可能有這樣的人力去把魚蝦都撈盡,這樣鴨子也等於是一批從事捕魚計程車兵,提供的鴨蛋根本就是白來的。

大批計程車兵開始挖野菜,到了三月已經近兩萬畝土地被整理好,全部種上了玉米和花生。鮑九孫告訴黃石,玉米和花生的根深度不同,所以種在一起不會有衝突,這樣一畝地可以當兩畝使用。

安頓好老家,黃石就挑選了五百士兵出發,除了那一百上過沙場的老部下,還帶了四百多次得到勳章的模範士兵。

救火營抵達旅順的時間竟然比後金主力還早,後金前軍正在環繞旅順堡進行偵察,同時等待後援的到來。

東江遊擊、旅順督司這次沒有穿著烏紗官服迎接黃石,一身戎裝的張盤親自在港口等待黃石的坐船,小船徐徐靠岸的時候就傳來他的問候聲:“黃將軍,別來無恙?”

“有勞張將軍掛念了,”黃石輕巧地從小船上跳上岸,和張盤並肩而行:“現在敵情如何?”

“旅順附近的森林已經被盡數砍伐,建奴正在北山後打造攻城器械。”張盤駐守旅順以來,也犯下了讓綠色和平主義者痛恨的罪行,他抱著能砍就砍,砍不乾淨就燒的原則,把旅順周圍的植被一掃而空。

這樣後金軍隊如果想修築營盤,製造望臺、梯塔就需要在幾十裡外開工了,這樣不但大大加重了運輸壓力,也留給了明軍更多的預警時間。

“黃將軍真是高義。”張盤突然蹦出了一句話。

雖然這個詞黃石已經快耳朵聽起繭了,不過這冷不丁的讚美聲還是讓他愣了一下:“張將軍繆讚了,你我同在毛軍門帳下效力,來增援也是份內之事。”

自薩爾滸戰役以來,明軍從來沒有成功地守住過一次城池,此時明朝將官都視關外總兵、副將職務為死地。像黃石這樣一心出關的將領當然光彩奪目。他更心知旅順這次是有驚無險,一心打算趁機練兵,幾乎沒有什麼心理壓力。

可張盤完全不這麼看,他對黃石的印象非常之好,看到黃石部下的裝備後就更是暗自讚歎了,他指著黃石的木矛兵笑道:“黃將軍聽說旅順有險,就親身帶著這些兵來助張某,假如異地而處,張某是絕對做不到的。”

旅順作為遼東明軍最後的橋頭堡,自廣寧失守以來,一年多源源不斷地吸收南逃明軍的裝備,旅順堡庫房中也有了相當的儲備,幾百人的鎧甲、軍器也還是有的。

“黃將軍上次經過旅順的時候,留下了一百多騎兵的裝備和馬匹,今日張某就物歸原主了。此外,張某還願意奉送一批裝備給黃將軍,聊以報德。”張盤讓黃石抓緊時間鍛鍊一下騎兵舊部,畢竟他們也快一年沒馬騎了。

“如此,多謝張將軍了。”黃石也不推辭,真是好人有好報啊。

張盤微微一笑:“黃將軍言重了,此時正是你我並立禦敵的時候,謝來謝去太見外了。”

旅順督司張盤也是一個年僅二十多就當上游擊將軍的人,能在這麼短時間內從小兵爬上這個位置,絕不僅僅因為他是跟隨毛文龍出海的親信。黃石涉險來援讓已經讓他很感動了,大敵當前,張盤也要儘可能地武裝每個士兵。不然被攻破旅順堡,所有的庫存都是建奴的不說,命也保不住了,這個算盤張盤還是打得清的。

旅順現有兩個營的編制,約三千五百名士兵,其中有一千兩百戰兵和兩千三百輔兵。黃石帶著五百部下進入堡內後,他們見到的每一個明軍官兵都向他們大聲叫好,明軍屢戰屢敗的經歷似乎對這些士兵毫無影響。

三千多明軍一個個擦槍磨刀,好似恨不得後金軍立刻到來的樣子。張盤挑選士兵的時候,刻意把和後金有仇的都留下來了,把普通平民大量後送。

後金在遼東的一次次勝利,不但沒有讓這裡的明軍膽寒,反倒激發了他們的悍勇之氣,聽說後金大舉南下後,旅順堡內的明軍越發興奮,就等著向他們的仇敵討還血債。

經過嚴冬鑿冰的考驗,黃石的手下士氣一直很飽滿,這令黃石的幾個軍官都很驕傲,看到旅順這熱烈的場面之後,金求德有些失落地對黃石說:“大人,旅順計程車氣和我軍不相上下啊。”

“兵法有言:客軍行不置前,列不置中。我部能和旅順軍士氣相當,應該讓你感到驕傲才對。”畢竟客軍不像主軍那樣是在保衛自己的根據地,所以客軍計程車氣不能和主軍相比是軍事上的共識。這樣無論防禦還是進攻,客軍大多都被當成預備隊或是兩翼掩護,

“何況這旅順軍每個士兵都和後金有私仇,這就更不是我部可比得了。”黃石並不打算完全靠仇恨來維持時期,他個人以為這種東西不能持久也容易讓士兵變得不理智。既然他有張盤所無的時間和條件,黃石就希望自己的軍隊士氣建立在紀律和對勝利的信念上、還有宗教的魔力。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