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知秋彈了她個腦瓜崩,“小丫頭片子,你想什麼呢?你哥哥可是生長在旗幟下的好青年,時刻緊跟組織的步伐。”
安知夏嬉笑著,催促著他抓緊回家處理兔子。
她堅定經過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洗腦,哥哥應該會有所改變,脫掉拋妻棄子渣男的頭銜。也不會有後來哥哥再婚時,女主跳出來名曰讓家世好的新婦認清渣男真面目的劇情了。
新灶間經過大半夜的烘烤已經半乾,今兒個就可以用了。安知秋從村民那裡買來了不少土磚,留出雞窩和豬圈的量,其餘的全部投入到灶間的建設中。竟是比隔壁的廚房還要大一點,兩個灶臺,一邊炒菜,一邊蒸饅頭熬粥,中間還有個小洞用來溫水。
早飯容易對付,一小鍋蘿蔔麵條,每人一個荷包蛋,澆上一大勺辣醬肉丁,安知秋一個人呼嚕了三碗。
吃過飯,安知秋跟秦大鵬將碗櫃給搬到灶間,還有村裡給他們分派的柴火。灶間依舊留下不小的位置,安知夏跟哥哥嘀咕了會,給他安排任務,去供銷社買幾個大小不一的甕、和麵盆、水缸、鍋、勺子等廚房用品,再順道去買只可以抱窩的母雞,讓人給挑選二十枚種蛋。
趁著哥哥離開,她往碗櫃裡放了一套特別有這個年代氣息的六個碗、六個碟、倆湯盆、六個勺子和筷子,材質細膩,圖案則是毛筆字型的首長詩詞,配著漂亮花鳥畫,格調滿滿,令人食慾大振!
安知夏在超市書店裡找出一本書水培植的書,裡面就有如何發豆芽,方法簡單,出芽快。
她研究了一會,果斷從超市裡拿出些綠豆和黃豆,挑選出顆粒飽滿的分別放到自己和哥哥洗臉用的搪瓷盆中,開水燙過後兌水放到溫熱的灶臺上繼續浸泡著。
安知秋辦事效率很快,沒多大會就借了輛車將東西分兩趟給拉回來,把東西規整好,對妹子說:“有為嬸子,就是村長媳婦,她說母雞換了地方會不適應,主動攬下給咱孵小雞的活。說等小雞長大能下蛋時,給她十個雞蛋就行。”
這倒是省了不少勁呢,安知夏笑著點頭:“那敢情好,等去領小雞的時候,咱得好好謝謝人家。”說著她拉著哥哥去看自己泡的豆子,“說四天後就能吃了,清炒或者燉菜都很好吃呢。”
安知秋揉揉她的頭,“咱家夏夏越來越會過日子了。”
有著超市裡幾架子的食譜,和豐盛的食材,安知夏將新買的鐵鍋“開鍋”後,做了一鍋仔姜鮮鍋兔,那鹹辣味道在小院裡飄散開,連隔壁的狗都饞的汪汪直叫喚。
鄭佳明也纏著劉一月鬧騰,被賞了頓“鐵板炒肉”,抽泣著消停下來。
安知秋拎著揹簍給房垣父子四人送去,裡面放著一湯盆兔肉,一籠十個饅頭,還有一罐辣椒肉丁。等回來時,他無奈地將十來只綁了腿不斷撲稜翅膀的麻雀遞上。
安知夏接過來,“我猜到了,他們一家子都不願意佔人便宜。等咱家的小雞孵出來,留下十個,其餘的送與他們。”
“他們糧食都不夠吃的,能喂活小雞?”
“怎麼不能?麥皮、野菜、乾貨、蟲子,到處都是,怎麼就養不活了?趁著天氣好,將這些東西曬成幹,冬天一樣不缺飼料。喂的好了,每天三五個雞蛋,孩子們營養也能跟得上。”
安知秋給她豎了個大拇指,“偉人說得話果然對,你要有知識,你就得參加變革現實的實踐。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變革梨子,親自吃一吃。同住在一個屋簷下,哥倒不如你懂得多。”
安知夏心虛地笑笑,自己有著那麼多書做後盾,自然“懂”得多咯。
陳思可是臨近傍晚的時候回來的,拎著一兜吃食,進了屋就開始給費箏和祁雲蘭分發,“我朋友家從滬市郵寄過來的,這是擂沙圓,跟京都的驢打滾似的,但比驢打滾有勁。這是蟹殼黃……”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