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紀元

第797章 神蹟(一)

兩人相顧無言,壓抑的氣氛瀰漫。

這時一個黑衣人拿著衛星電話,快步過來。

“總統,喜馬拉雅山那邊出事了!”

……

一條岩石組成的恢弘長河,脫離地球的引力,垂直飛向太空。

喜馬拉雅山附近的牧民,無一不跪倒在地,仰望著這種猶如神蹟一般的震撼場面。

三座垂直高度超過千米的山峰,質量足有數百億噸,陳守義的意志自然沒有這等強大的力量,以他如今的層次,他也最多也只能操縱數萬噸。

他看似在同時操縱數百億噸物質飛入太空,但事實上,至始至終,每一瞬都只有數萬噸的物質被意志同時作用,只是那快到微秒計算的思維,以及精微的掌控,讓這一切變得可能,輕易的撬動數百萬倍的質量。

這些岩石越飛越快,漸漸的穿過大氣層,進入太空。

大的岩石開始粉碎成碎石,碎石粉碎成塵埃,繼而又粉碎成離散原子。

而這遠沒有結束,在這過程中,一些大質量的原子被一一裂解,一些輕質原子則彼此聚合,這其中不少原子因為質量數太大,或者太小,而被多次裂變/聚合。

變成陳守義所需要的原子。

濃密的塵埃和氣雲迅速的消失,偶爾在黑暗的太空中爆裂絲絲的火光,這是原子裂變和聚變反應太過密集,所釋放的肉眼可見的能量光芒。

到一步後,已經算是備好基本的物料。

接下來就是建造飛船了。

以人類當前的科技力量,想要建造一艘小型飛船並不難,但想要建造可以容納地球全部人類的飛船,不要說幾年,就算十年,幾十年,都看不到多少希望。

但對陳守義而言,也就如此。

想要裝入地球七八十億人口,並不需要太多空間。

哪怕奢侈的人均十立方米。

八十億人口,也就800億立方米。

一個長寬高五公里的立方體,體積就有1250億立方米。

而陳守義準備建造的則是一艘三十公里直徑,六公里高的蝶形飛船。

思索了百分之一秒後,他就確定了最終建造方案。

很快,一點物質憑空誕生,恍如從虛無中顯現,旋即,便迅速的擴大。

高達32.5的智力,讓他猶如一臺超級計算機,人類的科技,人類的知識,在他眼裡,一覽無餘,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迅速推演加以最佳化和完善。

更高的整合度,更強勁的動力,更完美的設計,更穩定的系統……

或許,他無法立刻發明跨時代的科技。

卻能輕鬆的在原有科技的基礎上向前推進十幾數十年。

陳守義建造飛船的方式相當特別,類似於3d列印,又或者是自我生長。

從飛船厚達百米的外殼裝甲到內部的系統結構。包括飛船最重要的等離子推進系統以及電子系統全部都一體成型,看不到絲毫的零件構造。

事實上,這艘飛船也無需什麼零件。

高度壓縮的金屬以及非金屬材料,哪怕是引擎噴口,也足可以保證數百年不會出現磨損,替換。

至於數百年後。

如果人類還在,這艘飛船早就淘汰了。

……

而與此同時,同步軌道上,這個龐然大物的忽然出現,已經引發軒然大波。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