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瓷瓶,恍惚間,烏名彷彿感受到了一股幾乎要衝破藥瓶束縛,磅礴而出的恐怖藥力……
九轉築基丹,實在無愧於上品仙丹之名。
即便以今日仙道之繁榮發達,人們仍無法仿製出這枚丹藥。
以之築基,哪怕是煉氣期基礎不牢,也能在頃刻間查遺補漏,成就完美;有緣人甚至可成就上古道基!
而對於如今煉氣巔峰,功法幾經精煉打磨,已近乎完美的烏名而言,此丹正是通往下一境界的……捷徑。
而對於捷徑的選擇,烏名其實也沒有絲毫的遲疑。
以九轉築基丹築基,其實是他下山前就已經決定了的事。
雖然不久前和師姐夜談時,他對築基一事的態度還顯得有些搖擺不定。相較於藉助仙丹,更想憑自身實現突破……但其實從結論上說,這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題。
烏名很清楚仙丹的副作用,更清楚師父古白的深深顧慮。
過去兩年多,古白沒有傳授他更多的功法,只憑著兩門玉清入門術,佐以根步和青松勢,一點點打磨……這其實並不符合常理,甚至落到絕大多數修行人眼中,都堪稱誤人子弟。
若非烏名確有極好的天賦,更兼有系統精煉收益,硬生生將若干入門功法,精煉出近乎妙法的神效,幾乎絕不可能有今日成就。而從煉氣巔峰到築基境界的突破,也必然面臨著很多險阻。
事實上,兩位師姐,朱櫻和鄭靈汐,雖然功法體系也相對樸實,卻也沒樸實到烏名這般極端地步。
朱櫻是很早就兼修了四季陰陽典,體修方面也有八門奇經、天地百勢等,早在煉氣期,所修功法就比烏名多了近十倍,根基紮實得一塌糊塗。
若非如此,以她的天賦,即便言山靈脈稀薄,也實在不至於修行二十年才突破築基中期……但一旦突破,卻又堪稱勢不可擋。
至於鄭靈汐,相較於朱櫻,根底要稍顯偏科。巫族出身的她更喜水木自然之法,而對諸如人皇帖之類的興趣寥寥。因此古白傳授的功法也就沒那麼全面,卻仍比烏名要更多幾倍。
之所以對烏名格外“苛刻“,道理也很簡單。
古白始終不願烏名身上沾染名門大派,尤其三清仙門的烙印……彷彿其中蘊含著什麼極大的風險。
以至於,哪怕是相當值得信賴的道君沈月卿相邀,古白都要再三顧忌。而定下三年之約時,也是做足了準備。
所謂的準備,就是為烏名設計了一個相當原始的築基之路。憑如此簡陋的功法體系築基,就彷彿是回到了仙道未昌的洪荒年間,乃至更早更久遠的過去。
那時的先人們,對修行的認知幾乎算是一片懵懂,一切全憑自悟,而修行路上也遍佈坎坷,很多艱險瓶頸都純純是拿人命填出路來……而偶有成就,也常遍佈缺憾,使得後繼無路。
如今的人們,只要資質過得去,幾乎人人都能結丹成就真人……但在仙府歷以前的矇昧時代,真人二字的含金量幾乎不亞於今日的道君。
而古白給烏名設計的道基,就很像是矇昧時代的產物,透著一股淳樸天然,無拘無束。而任何人,都休想在這份原始矇昧的道基上,打下什麼深重烙印。
這條路唯一的問題就是:為了自由犧牲強度,值得嗎?
對絕大部分人來說,都很難說是值得,但對烏名而言,情況卻又不同。
因為他有系統精煉,能將自然原始之物,化腐朽為神奇!
古白雖然對系統精煉一事幾無所知,也堅決不多打聽,卻至少看得出:同樣的功法,落在烏名手中往往就能有絕對不同的神效!
所以,就算是平平無奇的入門正法,也足堪築就極品道基……此事換作其他任何人都做不到,唯獨烏名卻一定能做到!
之後,烏名用了兩年多的時間,證明了古白的設計完全沒有錯,哪怕是靠著原始人一樣的功法體系,他依然取得了遠勝絕大多數人的成就。功法體系之紮實穩固,也同樣幾乎無可挑剔。
此時築基,日後仙途無疑是足夠廣闊的……但要說是否完美,卻還遠遠算不上完美。
一方面,古白本人終歸不是飛昇仙人,設計上必然存在缺憾不足。另一方面,就烏名本人而言……兩年多的日常下來,也沒有來得及將所有功法的精煉都拉滿。
若他願意在煉氣期再打磨個十年,最終生生將春秋相濟的功法體系全員滿精煉,那麼或許真能成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完美原始道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