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最強霸主

第九十三章 破敵,救公孫

行軍七天後,劉可終於進入了幽州境內。

他命令將士就地修整,同時等待劉虞的使者。

閻柔火急火燎地來迎接東陽侯,當得知劉可的兵力僅為三萬五千人時,不由得大失所望。

在幽州,不僅僅有十幾萬的二張叛軍,還有七八萬的異族騎兵。

不到四萬人能做什麼?

東陽侯出戰幽州,搞得聲勢浩大,天下人讚不絕口,就連幽州都翹首以盼。

要是讓他們知道,東陽侯只有不到四萬人馬,恐怕敵人還沒有行動,自己人的意志就崩潰了。

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但是他沒有表現出來,很快就變換了一張笑臉,畢竟東陽侯名義上還是來支援幽州的。

董卓在洛陽,號稱三十萬大軍,可是他們到底做了什麼?

屁都不放一個。

而東陽侯實實在在地派遣人馬來助戰,就這個舉動,董卓拍馬不及。

閻柔第一時間傳達了劉虞的意志,他拱手道:“東陽侯遠道而來,不勝感激。還請東陽侯直接前往右北平,助公孫將軍一臂之力。”

哦?

劉可被劉虞決定震驚到了。

要知道,他們現在就在廣陽郡,距離薊縣不過一日路途。薊縣是劉虞固守的地方,被三萬異族圍得水洩不通,若不是騎兵不適合攻城,薊縣早就不保了。

而最危急的是昌平縣,薊縣好歹有一萬官兵,昌平只有一千人馬,而且被異族包圍差不多兩個月。

現在,劉虞竟然放棄了廣陽,讓劉可先行救助公孫瓚。

右北平可不近。

按理說,應該是肅清廣陽郡的異族,再去右北平吧。

閻柔嘆息道:“主公當然也想這麼做,可是公孫將軍危在旦夕。若是這支官兵打沒了,幽州將死無葬身之地。驅逐了廣陽異族又有什麼用呢?”

原來如此,劉虞帳下沒有騎兵,騎兵都在公孫瓚那裡。就算打退了這次異族進攻,沒有了騎兵的幽州,還不是香餑餑。

之前公孫瓚據城而守,倒是遏制了叛軍,可是城中沒有了糧食,他只得率領白馬義從突圍。

很不幸的是,突圍失敗了,如今公孫瓚被圍困在脊背山。沒有了騎兵的優勢,白馬義從只是比尋常步兵精銳一點罷了。叛軍利用人數的優勢,將公孫瓚軍殺得節節潰敗。

“這樣吧,我分兵五千,由我帳下大將張郃率領,前去救援昌平,而我則率領主力部隊救援公孫將軍,如何?”劉可道,不之所以用詢問的語氣,就是肯定閻柔不會拒絕。

果然,閻柔激動地拱手道:“還是東陽侯考慮周到!”

身為劉虞帳下,閻柔自然更加關心主公的安危。只不過主公的命令一定是要執行的,況且這是東陽侯的意思,主公知道了也不會說什麼。

就這樣,以閻柔為嚮導,張郃的五千重騎直奔昌平而去。

而劉可待大軍休息完畢,即刻開撥,前往脊背山。

第二天夜裡,劉可就抵達了脊背山,可是情況非常不妙。

遠遠可以看見,脊背山大火沖天,即使在朦朧的月色裡,都尤其惹眼,哪怕隔著幾十裡地,劉可亦看得清清楚楚。

公孫瓚被襲營了?

劉可下意識這般想到。

按照之前閻柔的情報,公孫瓚手中大概還有兩三萬人馬,而叛軍足足十幾萬。

這個數量比,就足夠讓人絕望了。如今叛軍還襲營成功了,公孫瓚不會已經兵敗了吧?

雖然劉可認同公孫瓚的能力,但不知為何,他越想就越發認為,這個猜測就是真的。

趙雲心急如焚,卻又保持足夠的安靜,因為他不能影響劉可的判斷。

一旦公孫瓚已經完蛋了,他們現在衝過去勝算不大,更何況,現在是晚上,雖然有月光和火光,但是和白天相比還是有差距的。

“我軍被發現了沒有?”劉可道。

“稟報主公,未發現敵軍斥候!”太史慈回道。

也就是說,張舉張純二人認為,幽州不可能有第二支部隊出現。

這麼囂張?

不干他們都不行!

脊背山。

公孫瓚站在岩石上,眯著眼睛眺望著遠方沖天的火光,不由得心曠神怡。

時間回溯到一個時辰前,在官兵的中軍帳內,公孫瓚將手下眾人請到了帳內,商議接下來的戰事。

不可否認,白馬義從即使下了馬戰鬥力依舊很強。叛軍在白晝裡的收穫微乎其微,足足丟下了至少五千具屍體。

雖然這五千名叛軍,對於數量達到十幾萬的大軍而言,所佔的比重並不很多。然而,此番官兵可是以及其微小的代價取得了這樣巨大的戰果。

眾將不由得榮光滿面。

但是公孫瓚仍不滿足,在夜間又導演了這一場大戲。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