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了兵權的何進掌握了洛陽,權傾天下,但是他也有小小的煩惱。
那就是董太后!
那個該死的老女人,一點面子也不給,非要阻攔劉辯登基!
“大將軍,請誅殺十常侍,以淨天下!”袁紹建議道。
這已經不知道是多少次了。
正在氣頭上的何進瞥了袁紹一眼,好不容易讓他閉嘴,又來一個不知死活的人。
“大將軍,請誅十常侍!”曹操道。
何進忍無可忍,直接怒吼:
“此事再議!”
袁紹知道事不可為,連忙轉移話題,替自己好友曹操分擔道:
“揚州牧劉定方恣意妄為,逼迫廣陵太守自殺,還請大將軍定奪!”
定奪尼瑪,劉定方那是宗室權臣,和劉焉、劉表等連成一片。
一個劉焉抗命就夠了,難道你還想搞出另一個劉焉?
“殺得好!派人補上詔書,廣陵太守謀反,揚州牧撥亂反正,有功!”何進一錘定音道。
袁紹張了張嘴,什麼話也說不出口,再說何進就要厭惡他了。作為何進的第一謀士,連續提議了兩個不愉快的建議,已經是法外開恩了。
再繼續,真當你的頭鐵嗎?
袁術老弟,不是哥哥不幫你,而是那劉定方底子太厚!
而何進也惱怒不已,什麼芝麻小事都找他處理。原本斬殺太守確實是大事,但是和劉辯繼位相比,算什麼鳥事?
“說說你們的建議,怎麼搞定董太后!”
這才是何進最關心的事情。
袁紹一想,立刻就有了主意,道:
“董太后原系藩妃,不宜久居宮中,仍應遷於河間安置。”
高招!
何進大喜,他怎麼沒有想到呢?就從董太后的出身攻訐。反正靈帝已經死了,沒有兵權的她憑什麼和自己鬥?
自己缺少的只是大義,而袁紹完美地抓住了這一點。
“此事,大將軍還需三思!”曹操正色道,靈帝剛死,就趕走他的老媽,天下人會怎麼看?!
何進的臉色頓時垮了下來,曹孟德,你什麼意思?
“大將軍誤會了,孟德的意思是,大將軍不要孤軍奮戰,可聯合三公共同上書。”袁紹替曹操圓道,同時拼命向曹操使眼色。
曹操嘆了一口氣,屠夫不足與謀!
何進可不知道曹操心裡想什麼,聽到袁紹的補充說明,他開心極了。
“本初言之有理!”
天下不可一日無君。
大臣們比誰都著急,又擔心兩邊打起來,誰都沒有好果子吃。
靈帝不喜歡劉辯,董太后不喜歡劉辯,不要緊,誰讓人家是皇長子呢。
大臣天然站在立長這邊。
就這樣,何進聯合三公壓制董太后,就在董太后垂簾聽政當天發難!
董太后怒不可遏,指著三公的鼻子亂罵。
何進趁機站出來,批判董太后是藩妃,不懂禮數,把她趕了出去。
不久後,董太后就被神不知鬼不覺地毒死了。
至此,劉辯登基再無障礙,史稱少帝。
由於年幼,實權掌握在母親何太后和舅舅大將軍何進手中。
何進掌握大權,更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風光無限。
另一邊,劉可佔據了廣陵郡,將郡治轉移到東陽。同一時間,他大肆擴軍,兵力達到了八萬。
東陽縣,守軍一萬五千人,統帥管亥。
鐵牛城,守軍五千人,統帥廖化。
廣陵縣,守軍一萬五千人,統帥糜芳。
江都縣,守軍五千人,統帥藏霸。
高郵縣,守軍五千人,統帥孫觀。
平安縣,守軍五千人,統帥尹禮。
後三人為泰山黃巾,後來投降,劉可任用了他們。而糜芳這次升任主官,就是劉可對糜家的補償。
糜家作為第一個投靠的家族,劉可深知千金買馬骨的道理,沒有絲毫虧待他們。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