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奉倒也乾脆,見勢不敵立刻就跑。由於趙雲與淩統還要去追擊孫權,只能任由其遠離。
而他也一刻不敢停留,在深山老林中穿行十幾裡,這才終於停下。
小心翼翼的聽著身後已經一片安靜,確定對方放棄了追擊後,他才終於鬆了一口氣。
可是,一想到剛才趙雲與淩統說的話,丁奉的心中再次警覺起來。
他不由得念道,若是真的如敵軍所言,已經派人將關隘佔據了的話,那全琮豈不是危險?
丁奉心中暗道一聲不好,立刻就要動身返回隘口那裡支援全琮。
然而他剛剛起身,整個人卻再次停住,因為丁奉的心中又想到了一個更重要的事。
若此話果真屬實,隘口恐怕也已經失守,此刻即使趕過去,也很難再次從敵軍的手中奪回。
而且要知道,他們之所以把守隘口,無非就是為了阻止敵軍追擊主公的腳步。
現在雖然隘口失守,可主公暫時還未受到威脅。
於是丁奉立即決定,直接從山中穿行過去,趕往孫權所在的方向去報信。
在此之前,丁奉曾經與孫權約定好,過去鼎山再向東三十里外有一片群山。
那裡北臨長江,南靠澧水,背後還有八百里洞庭,俯瞰周圍,鎮守著方圓百里的區域。
而且在那裡還有一座營寨用以扼守長江,足可以在那裡據守住四面八方的敵人。
即使丁奉他們守不住鼎山,只要讓孫權逃入這裡,他也就一切安全了。
因此,丁奉最終放棄去爭奪隘口,立刻趕去那片群山之中去孫權匯合。
他的這一個想法,倒是與全琮不謀而合。全琮逃入山中後也是向孫權所去的方向而行。
反倒是淩統、趙雲等人,再放棄丁奉後徑直趕往隘口。
此刻剛好太史慈走脫了全琮,剛剛返回,三人互相交流了一下看法後,顧不上休息便沿著隘口後方的路趕去。
只是,他們雖然走的是山路,速度卻比不上一路披荊斬棘的丁奉等人。
因此丁奉他們的目標明確,知道孫權的方位,自然不用中途停留。
可是趙雲他們就不一樣了,他們趕路的指引完全就是孫權沿途留下的些許蛛絲馬跡。
然而當孫權意識到身後追兵的存在後,一路上也在有意識的抹除這些痕跡,甚至還在沿途設定了不少錯誤的引導。
所以這樣一來,趙雲他們追蹤的步伐立刻放慢。
有時候還要停下來互相討論一番,才能確定對方的真實方向。
在沿途這樣一次次的耽擱之下,從另外方向趕路的丁奉等人竟不知不覺的領先到了前頭。
他們就彷彿是與時間賽跑一般,一路上顧不上休息,顧不上有傷兵掉隊,始終堅定的向前疾馳。
終於,在即將到達群山之中最近也是最高的一座山——桃花山的腳下,追上了孫權的腳步。
自從將丁奉派去斷後,孫權更是一刻都不敢休息,焦急的趕了一路,終於到了此處。
他看到眼前巍峨連綿的群山,心中那根緊繃的弦終於鬆動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