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看了看李辯,搖頭道:“那是你對他也太寬縱了!”
“仲兄!琛兒早年頑劣,現如今痛改前非,已經比之早年強之百倍了!仲兄又何必對他如此嚴苛?
反倒是我覺得,琛兒似乎眼光頗為長遠,你也看到了,自當年琛兒墜馬醒來之後,這些年來,再無劣跡可言!
他除了不喜讀書之外,日夜勤習武技,廣交縣中鄉里輕俠少年!小小年紀便在縣裡獲得急人所急,樂善好施的好義之名,在鄉中年紀與之相仿少年之中,可謂是一呼百應!
這些年來,家中的醬汁、佳釀、蜂蜜、蠟燭等物的秘術,不都是因琛兒所獲,如非琛兒,我們現如今又如何能有如此家業?
如非琛兒的話,那麼恐怕到現在族中都難有人正眼看我們兄弟二人一眼!”李辯捻髯搖頭說道。
李辯這話,讓李振覺得似乎舒服了許多,想想也是,李琛少時性情極為頑劣,小小年紀便到處惹是生非,雖然說不上是無惡不作,但是上牆揭瓦之類的事情卻沒少幹。
李振為此也沒少教訓與他,可是其母卻處處維護,以至於十歲之前李琛是劣性不改,小小年紀,便在裡中獲得了李家一害的名聲,不但不為鄉鄰所喜,連李家族人提及李琛的時候,也深以為恥。
連帶著李振這個當爹的,也曾經多次被族中的長輩叫去訓斥,搞得李振兄弟二人很沒面子不說,還要經常為李琛這個劣子乾的壞事擦屁股,沒少給人賠禮道歉,也沒少給人賠錢。
李振為此深惡這個兒子,恨不得沒生這個兒子。
但是誰都沒想到,李琛在十歲那年,他母親剛剛病逝,這傢伙沒過幾天,就偷偷將家中的一匹馬牽出去,私自跑到了外面騎馬,但是光著背的馬又豈是容易騎的,結果李琛被重重的從馬背上摔下來,頭受了重創,幾乎當場要了他的小命。
李振得知訊息之後,將李琛帶回家中,趕緊請瘍醫(外科醫生)救治,但是瘍醫看罷之後,都搖頭說李琛命不久矣,可以說是回天乏術了。
李振對這個兒子,可謂是失望至極,聽醫生說李琛沒救了,雖然也傷心,但是卻也不願再費力,讓人照顧李琛,只等李琛斷氣了。
可是任誰都沒想到的是,所有人都以為李琛馬上就會斷氣,可是他卻始終沒有徹底斷氣,就這麼吊著一口氣,一直堅持了七天,漸漸的情況卻開始好轉。
李振雖然不喜這個兒子,可是畢竟也是他的獨子,要說真的想李琛就這麼死了,也並非真心,得知李琛並未像瘍醫說的那樣,很快斷氣,於是接下來幾日間他也多次探望李琛,並且讓人為李琛喂水,喂粥。
當看到李琛情況越來越好之後,他更是連忙另請醫生給李琛調理,足足半個月之後,李琛居然愣是醒轉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