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國當皇帝

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大結局

至於關中的局勢,鍾繇率軍入了關中之後,在段煨的配合之下,對馬騰韓遂施壓,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馬騰和韓遂後來又聽聞袁紹被李琛平滅的訊息,借來天威,降天罰於袁紹,平滅了袁紹,於是嗟嘆一聲,徹底收起了割地稱王的想法,宣佈歸順李琛,並且把自己的兒子遣送到許都為質。

不過李琛特意點名,讓馬騰將其子馬超送往許都,原因很簡單,馬超這廝生就是個沒有底線的傢伙,為了一己之私,完全不顧父親和兄弟親族的生死,甚至可以認和他有殺母之仇的韓遂為義父,這種人如果不提前防範的話,將其留在西涼,遲早必成大患,所以還是提前將這個威脅消除為好,只要把馬超弄到中原,就等於綁住了他的手腳。

馬騰和韓遂都答應了下來,於是馬超便被送到了許都,成了質子。

建安九年,李琛派趙雲平滅了漢中張魯,張魯歸順了李琛,隨即盤踞益州多年的劉璋,眼看天下只剩下了他的益州還沒有歸順李琛,接下來必將遭到李琛的討伐,就憑他的實力,想要和李琛作對?劉璋自問自己沒有這個本事,於是乾脆很光棍便主動上降表,向李琛乞降。

至此在建安十年的時候,揚州南部各郡也都紛紛宣佈,歸順李琛,劉協在文武百官的勸說之下,封李琛為唐王。

所有人都知道,高祖建立大漢之後,雖然分封了幾個異姓王,但是後來殺白馬立誓,從此不許再封異姓王,如有異姓封王,天下共擊之。

至於呂后大封呂氏為王,那就不用提了,總之兩漢期間,除了西漢初年分封了七個異姓王之外,再未有封異姓王之說。

而李琛之前已經被封為唐侯,乃是縣侯,封爵已經到頂了,正常情況下已經是封無可封了,隨著他平滅袁紹和劉表之後,朝中便開始出現了一個聲音,那就是為李琛封王。

這封異姓王之事,可是大事,因為高祖曾經立誓絕不封異姓王,若是異姓封王,天下人便可共擊之,李琛如若封王,那麼就距離皇位只剩下一步,所以李琛封王,便又激起了不少忠於大漢之人的激烈反對。

甚至於跟著他很久的荀彧,這個時候也公開反對李琛封王,李琛也終於理解了當初曹操對荀彧的失望。

荀彧內心最深處,埋的還是對大漢的忠誠,雖然之前一直輔佐於他,可是骨子裡他效忠的還是大漢,也難怪曹操歷史上會那樣對待荀彧。

但是李琛封王這件事,卻由不得荀彧他們阻撓,因為朝中更多人效忠的是李琛,即便是李琛不想封王,他們也會想方設法的推動李琛封王,直至李琛奪取天下,因為這是在為他們自己,李琛唯有奪取天下,他們才能擁有從龍之功,所以這是不可阻擋的,太多人的利益已經和李琛綁在了一起,他們必須要推著李琛繼續朝前走,已經由不得李琛後退了。

於是建安九年八月,終於劉協在萬般無奈之下,宣佈封李琛為唐王,加九錫之禮,李琛也成為了東漢第一個異姓王。

李琛站在高高的臺子上,接過了劉協遞給他的唐王的印綬,轉身面對著臺下的文武百官,以及身披甲冑的精銳士卒們,下面頓時響起了一片山呼海嘯的歡呼聲,這陣歡呼聲久久盤旋於天地之間。

李琛極目向著遠處的大地望去,一個新的時代,正在緩緩展開,他必將帶著這個國家和生活在這個國土上的人民,走向一個新的輝煌,但是他也知道,前途一定會十分坎坷,荊棘叢生,但是這對他來說又算得了什麼呢?

李琛嘴角露出了一絲微笑,緩緩抬手,朝著下面的那些文武百官以及他麾下的將士們,包括遠處觀禮的那些士紳百姓們揮了揮手……

(全書完)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