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滿滿拽拽他的衣袖,道:“堂舅,我沒想吃,就是沒聽懂大叔第一個說的是啥?”
張玉山可憐她連稠餳都不知道,哪個五六歲孩子不知道?過年過節不是買就是自家做。
福家怎麼對待小姑娘的?
張玉山解釋道:“說的是稠餳,就是糕點。堂舅買點回去,晚上餓了吃這些。”
福滿滿沒矯情,說了聲謝謝。
福土坑這倆二貨圍著攤子看,還說好久沒吃過了,讓貨郎多稱點。
張玉山忍著不踹他倆,隨他倆挑了一些放稱上。
逛了一大圈,福滿滿挨個看,還看到賣鞋子的,招牌是各樣履鞋,店裡還有像現代鞋店那樣的一排凳子,讓客人坐著試鞋。
還看到了一個寫著汗巾手帕的鋪子,探頭看店裡各種各樣的手帕。
她心想,難怪有的女子學女紅補貼家用,手帕就像是現代的紙巾,消費品,用的比較多,市場蠻大。
她還看到了一個寫著腳店的鋪子,以為是修腳的,就是足療足浴,沒想到古代人這麼會享受。
福滿滿想著開這個鋪子好,本錢低,只需要手藝。
嗯,可以考慮,家裡三個大男人,加上堂哥,全部學會按摩腳,女的在家做手帕。
可是看到腳店邊上又掛了一個旗子,上面寫著美祿,是個酒幡,像賣酒的。
福滿滿以為是一個休閒的腳店,邊按摩邊喝酒,古人太會享受了。
突然一個靈醒,想起剛捉姦那會父親對大姑父說的話,剁了他的三個腳。
難道這是……?掛羊頭賣狗肉?是那個意思?
於是,她就問張玉山:“堂舅有沒有到這裡按摩過腳啊?”
張玉山問了一句:“啥?按摩腳?”
他順著滿滿的眼光看過去,那黑臉笑了說道:“那不是按摩腳的地方,那是歇腳的意思,就是逛街累了可以在裡面坐著喝茶,喝甜酒吃點點心。”
福滿滿睜大眼睛,尷尬,烏龍了,幸好堂舅不知道她剛才的歪想法。
她問道:“這不是茶樓嗎?為何要叫腳店?”
張玉山給她解釋道:“我去過腳店,從沒去過茶樓,那不是我們鄉下人能去的。”
福滿滿明白了,一個是大眾化消費,一個就是高大上消費。
這時她看到有兩個人面對面走過,其中一個人拿個扇子遮住臉,錯身而過。
男人還有隨身出門帶扇子的?又不是大夏天。
她又問了張玉山,知道這個是叫便面。遇到了熟人不想打招呼,就把扇子遮住臉。
福滿滿咯咯的笑。
太好玩了。
社交恐懼症的人,有這個就很方便了,看到誰不想說話,扇子一舉遮住臉,裝不認識。
難怪在街上看到很多手上拿著扇子,福滿滿還想這都秋天了,為何還拿著扇子?
是想表現玉樹臨風、風流倜儻的形象?
原來是用在這裡。
人家掩耳盜鈴,他們遮面裝不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