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無奈,轉頭看向陳鋒:“你也不管管你未婚妻?”
陳鋒放下碗筷,攤開雙手道:“陛下都拿公主殿下沒辦法,我一個小小的臣子,又能有什麼辦法?再說了,公主是我的未婚妻,我自然要幫親不幫理!”
“你……”朱元璋指著陳鋒,目瞪口呆,半晌才痛心疾首道:“朕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本以為朕的臉皮夠厚了,沒想到在你小子面前,真是小巫見大巫!”
說著,他又狠狠瞪了眼正與陳鋒眉目傳情的朱英嬈,咬牙切齒道:“還有你,真是有了夫君就忘了父親,不孝女!”
陳鋒尷尬地笑了笑,朱英嬈則滿臉委屈。
最終,朱元璋拿這對小情侶毫無辦法,只能放過他們。
離開酒樓前,他叫來酒樓掌櫃,眼神凌厲如刀:“好大的膽子!竟敢將皇家之事編成話本四處傳唱,就不怕株連九族?”
掌櫃嚇得臉色慘白,慌忙解釋:“陛下息怒!此事在民間早已傳得沸沸揚揚,並非小店一家在講。”
不過,掌櫃也頗為機靈,看出事情不對勁,連忙保證:“小人一定吩咐下去,讓說書先生以後絕不再講這個故事!”
朱元璋聽了,頓時沒了興致,擺擺手道:“罷了,想講便講吧!”
說到底,這事也怪他自己,是他將紅薯之事公之於眾,本想與民同樂,卻沒想到訊息傳播得如此迅速,大街小巷、酒樓茶館,到處都在流傳他與陳鋒的故事。
想到這兒,朱元璋又叫住準備離開的掌櫃:“往後講故事,多添些咱的……多添些洪武皇帝的英明事蹟。比如他慧眼識才、治國安邦的功績,都可以大書特書,何必總圍著一個陳鋒講?”
掌櫃聞言,目瞪口呆地盯著朱元璋,好半天才訕訕道:“陛下有所不知,關於洪武皇帝的話本小說,百姓們早就聽膩了。這些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倒背如流,就算加進去,也沒人願意聽啊!”
朱元璋一愣,心中暗自疑惑:當真如此?
掌櫃彷彿看出他的心思,連忙點頭解釋:“自大明開國以來,洪武皇帝的生平事蹟便傳遍天下,被無數人傳頌。如今,就算是牙牙學語的稚童,都能說上幾句陛下的豐功偉績。”
朱元璋先是有些失落,不過很快又得意起來,輕撫鬍鬚道:“也是,以咱…以洪武皇帝的雄才大略,其英雄事蹟早已深入人心,確實無需過多宣揚。”
“陛下聖明!正是如此!”掌櫃心中雖閃過一絲荒誕的念頭,卻也只能連連附和。
朱元璋輕咳一聲,又問:“那民間百姓對咱……對洪武皇帝的評價如何?”
一旁的陳鋒和朱英嬈對視一眼,嘴角忍不住抽搐。
他們都知道,朱元璋就愛聽百姓的誇讚,尤其是民間百姓發自肺腑的稱讚。
朝中大臣的阿諛奉承,他向來不屑一顧,可要是聽到百姓的好話,他能高興好幾天。
每年秋收之後,他都會特意召來一群鳳陽老鄉入宮,與他們飲酒敘舊,一來了解民間疾苦,二來就是想聽老鄉們誇讚自己,多年來,樂此不疲。
掌櫃的臉色瞬間變得複雜,有驚恐,有激動,還有一絲緊張。
他深吸一口氣,正要恭敬回話,卻被朱元璋打斷:“罷了,你既已猜出朕的身份,想必也不會說真話,退下吧!”
朱元璋何等人物,掌櫃臉上細微的表情變化,全都被他看在眼裡。
他也意識到,自己太久沒微服出巡,假扮身份時生疏了許多,不經意間多次說漏嘴,才讓這機靈的掌櫃猜出了自己的真實身份。
掌櫃頓時如遭雷擊,慌忙跪地,想要行大禮參拜。
朱元璋再次揮手製止:“退下吧!記住,不許洩露朕的身份,否則嚴懲不貸!”
掌櫃嚇得渾身發抖,顫顫巍巍地退了出去。
看著掌櫃離去的背影,朱元璋興致缺缺:“算了,還是去田間地頭走一趟吧。”
陳鋒自然沒有異議,思索片刻後建議道:“陛下,不如去試驗田看看。近日又開闢了不少新的試驗田,等這批秋播紅薯種下,來年春季就能收穫。到時候,可以挑選一些優良品種推廣到民間,讓百姓們試種。”
朱元璋點頭同意。
朱英嬈滿心歡喜,自從和陳鋒相識相戀,她早已是“陳鋒去哪兒,她就去哪兒”。
經過一年多的朝夕相處,兩人感情愈發深厚,只差最後一步“洞房花燭”。
如今,朱英嬈每日晨起,第一件事便是精心梳妝打扮,然後迫不及待地出宮尋找陳鋒。
有時在政務司,有時在銀監司,有時又在市舶司……而最近半年,兩人約會的地點更多地變成了試驗田。
所以,一聽要去試驗田,朱英嬈立刻自告奮勇:“父皇,我知道路,我來帶路!”
一開始,朱元璋還頗為欣慰,覺得女兒長大了,懂事了。
可走著走著,他突然想起什麼,臉色瞬間一黑,狠狠瞪了陳鋒一眼。
陳鋒無奈地苦笑,隨著他和朱英嬈婚期臨近,朱元璋這“老丈人看女婿”的挑剔勁兒越來越明顯,脾氣也越發古怪。
這大概就是天下父親的通病吧,看女婿總是越看越不順眼。
一行人來到試驗田,朱元璋仔細視察了一番後,實在受不了陳鋒和朱英嬈之間甜蜜互動,看得他頭疼不已。只能打發二人先行離開。
隨後,朱元璋獨自前往應天府各地視察民情。
可誰能想到,這一視察,竟牽扯出一樁驚天大案——空印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