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作品相關 第八十節 不作死就不會死

不多時,就有一位宦官領著一位白髮老者從虎圈另一側的道路走了過來,那宦官先進來通傳道:“回稟陛下,太后,《詩》博士轅固生奉詔覲見!”

“傳!”天淡淡的道,然後對劉德使了個眼色,意思就是讓劉德看著辦了。(樂讀窩網首發.ledu

劉德雖然心裡很無奈,但臉上還是得裝出一副成竹在胸,智珠在握的模樣。

“老臣轅固生拜見吾皇,拜見太后,拜見長公主及殿下……”轅固生被宦官領進來後就跪下來叩首,從劉德這邊的視線看過去,轅固生此時也已經很老了,看年紀也應該有七十多了,一般而言這個年紀的老人應該是垂垂老矣,連記憶都開始消退了,但轅固生此時依然生龍活虎,看樣身也比較強壯。

博士這個官職劉德是知道的,這是一個秦代的官職,最初是授予那些從關東各地投奔秦國的百家士,因此,其實並非是什麼高官,也就是個名譽性質的客卿一類。

到了漢代,惠帝劉盈廢除狹書律,同時為了更好的搶救那些在戰火被焚燬和失傳的典籍,於是重設博士官。

因而,在此時,博士這個官職,並非只有儒家的人才能當。

儒家有詩書博士,法家有刑名博士……

而且各博士的頭銜劃分的很細。

像《詩》《書》《爾雅》《論語》《春秋》《韓非》《管》《伊尹》甚至《孫》《孫臏》各自都有各自的博士官。

總的來說,此時漢家的博士,大抵就相當於後世的某某專業專家國家認證資格。

能被拜為某書博士的,基本是一定是此書研究和理解成就最高的那一個。

而這轅固生就是如今的《詩》博士。

這表明他應是《詩》這一領域的佼佼者。

但劉德知道這也未必一定!

當此之時,不單單諸百家,齊頭並進,共同在漢室尋找著施展自己政治理念的機會。

就是各大學派內部其實也是山頭林立。

就拿《詩經》而言,此時就有三個山頭,一個是齊詩,轅固生就是齊詩的代表,另一個則是魯詩了,魯詩的領頭人是申培,曾官至楚國太傅,名滿天下,世人尊稱為申公,第三個則是流傳在燕趙大地之間的燕詩派系!

這三個派系都認為自己是正統,其他兩個是別傳異端……

後來,劉徹搞的罷黷百家獨尊儒術,不單單把其他諸百家排斥在外,就連儒家自己內部的一些山頭也慘遭打壓,《穀梁春秋》一度被打壓到幾乎失傳的地步,學《穀梁春秋》出身的人甚至只能裝作自己是《公羊春秋》的學者,才能勉強做官……

直到宣帝之時,因為身世緣故的問題,宣帝重視穀梁而排斥公羊,於是在石渠閣會議上,穀梁派翻身做了主人,把公羊派給踩到了腳底下……

所以說,就算是後來罷黷百家獨尊儒術了,思想界也並沒有什麼統一,反而相互傾軋,排擠、打壓更加厲害,儒家內部各派系也是經過了兩漢數百年的不斷內部傾軋和相互融合,最後才成了一個整體的……

前世的時候,劉德在河間國難免受到了一些燕詩派系的學者的影響,對於魯詩和齊詩其實是沒什麼好感的……

這也是劉德現在對轅固生沒太多好感的原因。

劉德正在腦裡想著怎麼幫轅固生破局之時,竇太后就已經輕輕的笑問著:“聽聞卿家治《詩》頗有心得,見識廣博,哀家此次詔卿前來,就是想問問卿家,以卿家之見,老所著之書如何?”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