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一場令人目瞪口呆的鬧劇之中,唯一靠譜的正角居然是各方都覺得很不靠譜的神兵。而且就差那麼一點,旅部直屬大隊就要被這些看起來腦袋不怎麼正常的神兵給滅了。可惜就是差了那麼一點,英勇非凡的神兵們還來不及擴大戰果,徹底消滅直屬大隊。徐源泉的第一團就已經趕了上來,於是戰局徹底扭轉,直屬大隊沒有崩潰,神兵崩潰了。
不過即使是這樣,神兵的意外出場依然給直屬大隊造成了八十四人陣亡,一百二十多人受傷的重大損失,特別是其中六十多人為終身殘疾(缺胳膊少腿)的事實讓人十分難受。
雖然光俘虜都抓了八千四百多,但是直屬大隊的損失依然讓王振宇始料未及且十分的不爽。如今的王振宇已經不是漢口那個小管帶了,權勢日漲的結果就是因為王司令的不爽,二百多個土匪和神兵頭子被甄別出來,然後如拖死狗一般集體拖到靖州城門口,當著俘虜和全城百姓的面,無需審判,全部執行槍決,而招惹來這幫子土匪的黃建雄被抓捕後更是第一個被砍了腦殼,腦袋就掛在城門口。看的其他一干眾俘虜無不心驚肉跳,臉色灰白。而百姓士紳在歡呼叫好之餘,也對王振宇這個統治者有了一個更全面的認識,這個看起來整日笑呵呵的少年將軍也是會殺人的。
此後半個月的時間裡,靖州各寨的業餘土匪們做出了人生的二次選擇,他們經過認真的討論,研究,分析之後,還是覺得本本分分的當個良民更符合歷史發展的規律,更和諧更健康。因為這個職業如今看來要比當土匪的風險低,前途也更大,雖說辛苦曲折了點,但是兩害取其輕,降了吧。
於是幾乎是在一夜之間,整個靖州府的地面上,再也看不到一個土匪。而黔東南地區的土匪則在僥倖逃回去的數百土匪的誇張宣傳之後,內心深處已經把猛虎旅當成了天兵天將,自然是不敢再踏足靖州府半步。這個時期,湘西,黔東南的大小各家土匪都流行這麼一段話:靖州王振宇,洪江蔡鉅獻,若不嫌命長,千萬別去見。
在土匪的心中,王振宇這個大名跟活閻王在本質上已經是沒有什麼區別了,甚至還有過之而無不及。
雖然心痛那近二百人的損失,但是對於能夠藉機樹立自己的威信,王振宇還是很感謝這幫不知死活的土匪的。
現在要做的,就是進一步壯大自己的實力,具體來說,就是深化改革。
打破原有的社會權力結構,為自己贏得更多的擁護者,擴大自己的統治基礎,在這一點上王振宇和歷史上的任何一個獨裁者都沒有本質的區別。
但是成功談何容易,對於後世混的無比悽慘的王振宇而言更是如此。
為了對付那些不靠譜的舊官員,為了獲得商人和地方宗族勢力,少數民族頭人的有力支援,王振宇選擇拋棄了士這個已經註定走向沒落的儒生集團,並且把地方民政的權力交給了商人,宗族,頭人。當然王振宇也不是傻瓜,武力這個一切統治的基礎依然牢牢的掌握在他自己的手裡,司法系統的獨立性也被他視為制約地頭蛇們的一**寶。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目前國內的政治氣候。要知道肯還政於民的,古往今來,就他王振宇一家。這種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政治體制完全是建立在王振宇個人意志上的,換個說法,就是一旦王振宇在內戰中失敗,或者是其個人意外死亡,這個政體將因為歷史慣性而立刻被當前的主流制度所吞噬。因此所謂的縣人治縣,所謂的還政於民,其實就是一棵鴉片,已經嚐到權力甜頭的商人,宗族勢力,少數民族頭人除了拼盡全力去支援王振宇之外就再無他選了。否則,王振宇分給他們的這塊地就會被人用暴力的方式收回。
如此一來,商人們自然要如農民一般為自己的土地而戰,為屬於商人的“土地”而戰。。。
王振宇靜靜的坐在自己的書房裡,滿地的紙屑,上面都寫滿了粗大的字,仔細一看可以看到“軍隊”“政治”“工業”“軍官”等等字眼。如果想改變歷史前進的車輪,那麼自己要做的事情就太多了。
他感覺自己的腦子有點亂,很多事情千頭萬緒,自己冥思苦想,卻理不清一個完整的思路出來。
無可置疑,自己的勢力確實是在一步步壯大,可要煩惱的事情卻非但沒有減少,反而更多了。
王振宇也會害怕,害怕有一天自己被部下推翻,害怕有一天自己被敵人消滅,更害怕自己被打回原形,又碌碌無為的虛度一生。至於歷史上的悲劇是否會再次發生,王振宇到不擔心,在他看來,只要自己成功了,歷史的車輪行進的軌跡就肯定被改變了。
怕,怕,怕,有個屁用啊!王振宇在極度苦惱的時候突然想到了一個很哲理的詞語:“活在當下。”
是啊,活在當下,既然自己都不知道明天會怎樣,那幹嘛要為明天去煩憂了,走好眼前這一步最實際。
不得不說王振宇還真的是一個心理自我調節的大師,就這麼簡單就把心裡的煩惱給撇開了。
我現在最需要的是做什麼?
既然已經決定立足當下,自然不會是去想如何去涿鹿中原,爭霸天下的大事。但無論你想什麼,怎麼想,最需要做的其實歸納起來就是一件事情,增強自身的實力。
打鐵還是自身硬,精妙的謀略離不開強大的實力,這些道理王振宇都懂。
所以現在問題的關鍵是,該如何去增強自身的實力?或者說,第一步該做什麼?
為此,王振宇請來了三個人,第一個人是自己的財神爺葉祖文,信是一個月前發出的,葉祖文卻因為一些事情耽擱昨天才帶著長子國軒到靖州城,不過這已經足以讓王振宇高興一陣子了;第二個其實是兩個人:徐源泉和萬耀煌,目前的軍中此二人算是最有戰略眼光的了,自然也是王振宇最為倚重的兩個人;第三個人則是陳洪吉推薦的一個奇人,此人姓陳名紹字字漢川,長沙人氏,祖上為東漢潁川郡陳氏家族,一直是書香世家,歷經一千餘年,依然子嗣不絕,門風不敗。這個陳紹年紀不大,二十五歲,可是學問卻不低,乃是長沙王門弟子。
後世的歷史教科書中已經沒有關於王門的記錄,以至於很多人把王門當成了王學,也就是王守仁王陽明的心學。
其實所謂王門,指的是湖南近代史上的一位老先生,王闓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