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武仙

第87章 二十四番花信風

嵩山。

五嶽之中嶽,距離神都洛陽不過一百多里。

元清霜攜二十四番連夜騎快馬出動,不到半個時辰,便抵達嵩山懸練峰。

嵩山分東、西兩峰,東峰太室,西峰少室。

嵩山有七十二峰,太室山和少室山各佔三十六峰,其中太室山峻極峰為主峰,取自《詩經·嵩高》“峻極於天”,山勢巍峨險峻,氣勢磅礴。

江湖很大,大至四海九州,門派如星;

江湖也很小,小到一座嵩山,便容下了半部武林譜。

武周崇佛,少室山三十六峰,盡歸少林派所有。

山門前“天下第一名剎”六字乃太宗皇帝親題,自北魏至今,高僧輩出,七十二絕技名震江湖,少林寺與神都大慈恩寺、北嶽懸空寺並稱“釋門三大寺”,寺中武僧三千,俗家弟子遍佈中原,單是山下的藥田、茶林就有萬畝之廣。

太室山則不同,三十六峰被七八家門派瓜分。

其中以逍遙谷為尊,佔據主峰峻極峰在內的十二座山峰。

唐初時,茅山派宗師藩師正隱居於谷中修煉傳道,創立逍遙谷,傳至今日,谷主“凌霄劍”楚雲帆一套《太虛劍法》出神入化,門下弟子皆以輕功見長,能踏雪無痕、登萍渡水,又善符道,可以甲馬神行,奇詭絕倫。

逍遙谷作為東峰第一派,雖比不得少林底蘊深厚,但在江湖一流勢力中也算前列。

緊鄰逍遙谷的是百草門,專司採藥煉丹,掌門“九指丹師”趙百泉年輕時因試藥斷了一指,卻因此練就辨藥奇術,嵩山紫靈芝、赤血參等珍稀藥材,十之七八都經他手流入少林藥師院。

百草門弟子常揹負藥簍穿梭於懸崖峭壁,腰間繫著特製銅鈴,遇險則響——去年臘月,正是這鈴聲救下了走火入魔跌落冰澗的少林文殊院首座。

山腰處有座青瓦小院,掛著“救死扶傷”的匾額,乃是“聖手仁心”沈墨軒的醫館,沈家世代行醫,祖傳《相火針法》能拔世間奇毒。

最不起眼卻最賺錢的,當屬山腳鐵臂幫,幫主趙鐵熊原是個釀酒的,因緣際會得了少林跌打酒配方,如今壟斷嵩山周邊七郡藥酒生意。

別看幫眾只會幾招粗淺的“羅漢拳“,可那些描金繡銀的酒罈子,每年能給少林上交十萬兩白銀的香火錢。

其餘如觀星崖的“摘星手”徐家、黑龍潭的漁幫等小勢力,或依附逍遙谷,或與百草門聯姻,在這太室山中各有生存之道。

夜色漸濃,少室山傳來晚課誦經聲。

元清霜的白玉釵在月光下泛著冷光,二十四番的玄色披風被山風吹得獵獵作響,嵩山七十二峰的燈火明滅不定,像一盤錯綜複雜的棋局,而她們,正是要來落子的人。

“掌事。”

二十四番之首“赤梅”上前領命。

所謂二十四番花信風,是古人根據節氣變化總結出的二十四候花期對應的風信,從小寒至穀雨共八個節氣,每節氣三候,每候對應一種花卉,以梅花為小寒第一候。

她的修為也是最高的。

赤梅取出一份資料,低聲說道:“咱們腳下便是懸練峰,距峻極峰約七里,隔十潭峽谷與雞鳴峰相望。三年以前是漁幫的勢力範圍,潭中盛產一種白魚,有補氣養元之效,但漁幫很少來此……”

元清霜微微偏頭。

赤梅會意,解釋道:“峽谷冷潭與懸練峰珠簾瀑相接,潭水陰寒,且潭中似有異獸,過去多年間,每有下潭者,十之八九會莫名脫力而死,因此漁幫內部盛傳潭中有‘水鬼’,就算是水中好手,也不敢入潭捕魚。

後來韋什方憑空出現,於珠簾瀑後設棲霞草堂,用以修道煉丹,這地方也就成了他的修行之地,他外在表現是四境巔峰,有小宗師之實,所佔亦非名地,加之無寶可得,漁幫也就情願做個順水人情,太室山諸多門派,亦未多言。”

元清霜點點頭:“此處算一疑點。驚蟄三候。”

代號白桃、棣棠、薔薇的三人上前一步:“屬下在。”

元清霜道:“你們三個跟著赤梅,徹查此處,務必小心,謹慎下水。”

“是。”

“其餘人等,隨我入珠簾瀑,徹查棲霞草堂。”

“是。”

元清霜縱身躍下,餘下二十朵“花”緊隨其後。

珠簾瀑如千丈白練垂落山澗,水聲轟鳴似雷。

元清霜等人以絕頂輕功墜下,落到下方瀑前三丈處,玄色披風被水汽浸得微微發亮,她抬手做了個分水的手勢,身後二十名女子立即散開成扇形。

“荼蘼,測水深。”

一名腰纏軟鞭的女子應聲而出,從袖中抖出三枚銅錢,銅錢旋轉著飛入瀑下水潭,竟在水面連跳七次才沉沒。

“回掌事,潭底有暗流,西北角最淺。”

元清霜點點頭,雙足點地騰空而起,竟踩著飛濺的水珠橫渡潭面,身後二十人見狀,各展絕學——有人甩出飛爪勾住巖縫借力,有人以袖中絲帶纏住同伴腰身連環飛躍,最奇的是紫蘿,竟將手中摺扇展開為傘,借水力反衝而上。

穿過瀑布的剎那。

眼前一亮,水簾後的石臺溼滑異常,卻早有七盞銅燈嵌在壁間。

正對著的牆壁上刻著“棲霞”二字。

走過石臺,穿過狹道,便是那座三進院落的草堂,棲霞草堂。

眾人戒備,由修煉《先天罡氣》防禦無雙的“大寒三候”打頭,元清霜次之,眾人隨後,來到草堂之前。

這座草堂外表與尋常隱士居所無異。

前廳擺著丹爐藥櫃,中庭植有七星海棠,後堂則陳列著摩崖石刻。

眾人仔細徹查,不需要命令,便自然而然分工合作,以最小、最謹慎的動作翻閱書架、丹房等地,尋找蛛絲馬跡,整個過程隱秘又快捷。

不多時。

海棠突然蹲下,手指撫過青磚縫隙:“地磚每九塊有一塊略低,按禹步排列。”

她說著已從髮髻拔下一根銀簪,插入第三排第五塊磚的孔洞。

隨著機括聲響,後堂屏風後的山壁竟緩緩移開,露出一條幽深甬道。

梨花立即彈出三顆夜明珠,珠子順著甬道滾落,照亮兩側密密麻麻的符咒。

“是鎮煞紋。”

梨花臉色凝重,“但筆畫順序全反了。”

元清霜臉色一正,手中滑出一柄短劍,二十人立即分成四組,山茶帶五人留守入口,水仙領七人佈防外圍,餘下隨她入洞。

照舊是大寒三候——瑞香、蘭花、山礬三人打頭,走在最前,每過十步便用金線在巖壁上系鈴,鈴鐺紋路與洞中氣流共振,發出奇特的嗡鳴。

溶洞豁然開朗時,眾人呼吸都為之一滯。

只見整面山壁被鑿成巨幅壁畫,高達五丈,橫闊十丈有餘,赫然是嵩山七十二峰的壯麗全景,遠觀峰巒迭嶂,雲蒸霞蔚;近看則亭臺樓閣,飛簷斗拱,連少林寺大雄寶殿上的琉璃瓦都纖毫畢現,在溶洞幽光中泛著詭異的青芒。

然而細看之下,這幅看似尋常的山水圖卻暗藏玄機——

那些蒼勁的松樹枝幹扭曲如鬼爪,虯結的樹皮下隱約可見猙獰面孔;清澈的溪流中,鵝卵石竟排列成森森白骨;嶙峋的山石輪廓,分明是一個個蜷縮的山魈精怪,更駭人的是,隨著洞內水汽氤氳,那些暗紋竟似活物般微微蠕動。

壯麗山河之下,竟似百鬼夜行!

元清霜眼皮狂跳,心中陡然升起不祥預感。

修成五境以來,這還是頭一次有這麼強大且驚慌的直覺反應。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