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就是,除了先帝之外,我們還遇到過皇太后的鬼魂。”
此話更加不可信,要知道皇太后姓馬,先於先帝多年去世,莫非這麼多年還不去投胎,反而整日裡在宮中嚇唬人玩?
特使已經聽不下去,猛地一擺手:
“夠了!”
“宮中鬼魂之事,不可輕易外傳。”
“此事應該如何應對,待我領了指揮使的示意後,再作決定。”
說完,他轉身就走,身影消失之後,“小旗”的身形也消散在空氣之中。
……
龍椅之上,朱棣合上詔書點點頭,顯然對這份集思廣益寫就的雄文,十分滿意。
下方站立的解縉幾人見到皇帝點頭,心中也放下了一塊大石。
朱棣正打算勉勵文臣們幾句,忽然用餘光看到,紀綱從門外走進來,不聲不響的站在一旁。
君臣二人合作這麼多年,早已經有了默契。
紀綱的動作說明,他有急事稟報,而且這件事,還不能放在臺面上講。
朱棣表面上不動聲色,還是誇讚了一番文臣們,才讓他們走。
果然,文臣們剛出殿門,紀綱便恭敬走上前,遞過一份手寫的情報。
朱棣只看了兩行,就放下那張紙,瞟了一眼老部下。
“既然你把它送到我面前,也就是說,你覺得宮中見鬼之事,是真的咯?”
語氣之中,已經帶著責備之意。
紀綱哪裡聽不出來,急忙跪倒:“陛下恕罪,臣本是不信這些無稽之談的。”
“但既然涉及到過幾日的登基大典,臣以為,還是謹慎為好。”
朱棣沉默不語,彷彿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
“紀綱,如你是那裝神弄鬼之人,這麼做的目的會是什麼?”
“啊?”
紀綱沒想過,還能從相反的角度看問題:“臣想不出來。”
朱棣似乎沒有怪他,只是接著說道:
“那些建文餘孽也好,狼子野心之輩也罷,他們最希望的,就是搞些見不得光的詭計,阻撓朕登基。”
“可是朕,偏偏要即刻登基!”
“君臨天下之後,魑魅魍魎自然銷聲匿跡!”
紀綱恍然大悟,抬起頭應和道:“陛下不愧是千載難逢的明君,洞見萬里,非凡人所能及。”
這個馬屁,拍得朱棣心裡很舒服,他點點頭,轉身坐上龍椅:
“那便按照原定計劃,三日之後在紫禁城中奉天殿,舉行登基大典。”
“當日登基大典的安全,就交給錦衣衛了。”
紀綱連忙肅穆行禮:“微臣遵旨。”
登基大典的訊息,很快傳遍了大街小巷,宮中的朱允炆也第一時間,從王鉞口中得到了情報。
“三日之後?”
“時間還挺充裕的。”
他想了想,給王鉞下了幾道命令,並且對一些細節進行了調整。
通訊器那邊的王鉞,靜靜聽完朱允炆的安排,卻沒有像往常一樣領命。
而是沉默良久,問出了一個困惑他很久的問題:
“陛下,如今您仙法大成,輕而易舉便可以生白骨,活死人,治療殘缺,穿牆飛行。”
“更是能讓草木榮枯,百獸繁衍,甚至能千里傳音,遨遊仙境。”
“既然如此,為何不直接除掉那燕逆,重登大寶?”
“莫非,陛下如今已是仙人之軀,不再貪戀紅塵的皇權了?”